高中留学留学(高中留学留学后留在加拿大可以吗)

留学在线   2023-08-12 14:30:16

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留学已成为高中阶段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之一,高中毕业留学已然从曾经的“理智性留学时代”,发展成为现在的“大众化留学时代”。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开始就选择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在完成高中阶段国际教育后开启留学征程。这些学生多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优秀学生,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实现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优秀人才的应有之义。

2024年4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1978年,中国选派出国留学人员仅800余名;2024年,超过70万人出国深造,40多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超过650万人;1978年回国留学人员仅248人,2024年超过58万人学成回国,40多年来回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20余万人。”出国留学已然成为中国青年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留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情况来看,主要呈现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留学低龄化情况愈发明显。据初步统计,目前上海就读于纳入市教委管理体系的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学校的学生每年约四五千人,全市还有不少于50所学校从事双语教育并开展出国留学事宜。此外,另有百余家留学中介机构主办了各类国际教育培训,向外输送初高中学生。二是高中国际教育阶段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存在盲区与薄弱点。目前,对高中国际教育学生开展全系统思想政治引领缺乏战略认识、系统认识,顶层设计薄弱,效果不佳。学校在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设置、组织方式、融入方法等方面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设计和培训。在涉及意识形态较强的教育模块设置中,缺乏有效手段。三是高中国际教育阶段开展政治引领的工作理念存在误区。根据调研显示,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引领需要打破3个认识误区:选择国际教育与政治信仰选择之间不存在矛盾。一些家长、学生认为选择国际教育“最好不要有红色信仰,对出国不利”,个别学校放任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国际教育途径和组织育人覆盖不存在矛盾。一些学校机械地理解国际教育的形式,使组织育人不覆盖、不介入、或者难覆盖、弱覆盖。国际教育学生的组织发展与传统教育学生的组织育人发展程序之间不存在矛盾。一些学校认为组织育人程序存在矛盾,在国际教育学生群体的推优入团等工作理念、工作程序、工作方式上出现偏差。

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培养问题,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从源头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从根本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一是要正确认识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引领问题的重要性。国际教育阶段骨干学生的政治引领与普通学生的政治引领同样重要。高中阶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接受国际教育即将踏上留学道路的学生,还是在国内升学的学生,做好这段时期的思想政治引领,都是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同心同向同行的教育目标。二是要正确认识加强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留学是为了增强报效祖国的本领,报国是留学人员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是在他们心中埋下、埋活留学报国的种子,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励他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正确认识高质量开展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标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系统观念,顶层设计。要准确把握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的成长成才特点和教育环境,因势利导地因材施教。要定位“强志”。要进一步增强学为国用、为国争光的志向,树立留学报国的抱负。要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高中阶段就读国际班或计划赴海外求学的学生多数家庭条件优越,家庭经济收入处于中高水平。这类学生具有相对较早和较广的国际视野、相对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网络沟通能力和信息摄取能力。大水漫灌式的政治引领未必能发挥最好的效果,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精准滴灌,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政治引领。要注重“融合”。要把政治引领融合在整体课程体系中。运用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学,通过科学家精神回溯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把埋“留学报国的种子”与提升自然科学素养粘连在一起,在课程教学中融合政治引领,在政治引领中强调课程教学要求。

做好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组织化、体系化培养是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留学群体开展政治启蒙、政治引领的“源头”和重点,是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留学群体深埋留学报国种子的关键一招。一是要实现一、二、三课堂相衔接。坚持从源头抓起,打通一、二、三课堂壁垒,实行“校-区-市”三级培养模式。二是要实现党团队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党团队育人链条涉及的教育学段主体多、时间跨度大。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的育人链条与普通学生的育人链条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之处,要全面掌握共同点,准确把握差异点,在衔接流程上,打造闭环模式,全周期覆盖国际教育三个阶段,开展“留学前、留学中、留学后”一体化培养。三是要实现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学校要建立国际教育骨干学生培养课程体系,注重融合中国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实践体验感悟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贯穿“观察-体验-认知-交流-分析”全逻辑链条。要重视家庭教育,将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传递给即将留学的孩子,引导他们养成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在全社会弘扬正确的留学报国主旋律。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家庭为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培养和交流搭建平台;要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建立留学过程中的政治引领主阵地;要建立上海青年海归人才骨干库,将其纳入上海海聚英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监督,通过机构自我监督、协会行业监督、政府行政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规范留学中介机构管理,明确留学机构对即将走出国门的青少年做好留学前和留学中思想政治引领的社会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时代,也是中国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最好时代。留学事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现各项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国际教育阶段骨干学生组织化、体系化培养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要切实抓好国际教育阶段骨干学生组织化、体系化培养,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让留学报国成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渠道。

(作者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

戴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