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萨音乐学院怎么样(敖德萨音乐学院怎么样知乎)

留学在线   2023-10-23 16:37:22

回国几天,偶然和舅爷谈到笔者曾出行乌克兰的城市敖德萨,还连想到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敖德萨档案》小说。

弗·福赛斯(Frederick Forsyth),又译弗雷德里克 ·福赛斯,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世界最有特色的国际政治惊险小说大师,也是当代文坛最强悍的悬念小说经典作家。他以《豺狼的日子》《敖德萨档案》等几部国际政治惊险小说愈彰世界,而更以悬念小说倾倒西方读者。

《敖德萨档案》▲

尤其上世纪70年代初,福赛斯第二部作品《敖德萨档案》,当时正逢纳粹热,是那个年代的畅销书,间谍小说中的经典。

书中描述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被暗杀。西德汉堡报道这一消息时已是晚上8点30分。年轻记者彼得·米勒看在汽车上收听这一新闻的时候看见一辆救护车呼啸而去。他有所预感地追了上去。急救车内是一名自杀的犹太老人。第二天,米勒从医院认识的警官那里拿到了可作为线索的老人日记,日记中详细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集中营里遭受迫害的情景。米勒了解到日记中那个连自己同伙都杀的集中营头子还活着,就准备将日记公布于众来捉捕这个战犯。他在追查线索的时候,成为了知道此事"敖德萨"伺机加害的对象。

作者将小说主人公追踪的原集中营战犯头子罗德曼写得惟妙惟肖。他对故事进行巧妙构思,所谓"敖德萨"Odessa是德语"前党卫军成员组织"的缩写,这个组织在德国战败时帮助纳粹逃亡,据说一直有暗中秘密活动。

乌克兰敖德萨音乐学院▲

转个话题,俄乌战事开打后,乌克兰受到世界瞩目,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乌因而饱经战乱。乌克兰民族是古罗斯族的分支。“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

这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就在这里建起了据点。之后,经历了鞑靼人、立陶宛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十八世纪末第六次俄土战争, 土耳其战败,敖德萨自此成为了新俄罗斯的一部分。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失败。基辅战役,苏联大约损失了约70万士兵,德国如愿占领了乌克兰全境。1944年11月,苏军重返乌克兰。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敖德萨海滨▲

无独有偶,乌克兰有人口106万的第二大城市,名字也是敖德萨(Odessa )。

该城市位于德涅斯特河流入黑海的海口附近。曾承担着原苏联时期50%以上的对外贸易货运任务。

敖德萨街道▲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第一次出行这个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敖德萨。

从基辅(Kiev)开往敖德萨(Odessa)的火车,在月光下穿越广袤的原野和湍急的河流,一直向着南方疾驶。我像年少时那样,脸贴着窗户看着外面黑暗中闪烁的灯影和疾速而过的小站……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远方的天边渐渐地泛红了,遥远的地平线上弥漫起了雾霭和炊烟。我竟然一夜没睡,一直等到太阳升起。这时我发现火车正沿着海岸线在疾驶,海边时隐时现地出现了山脉、高楼和人影。我知道,敖德萨到了。

敖德萨港口▲

当年我虽然第一次来敖德萨,但我却对这个乌克兰濒临黑海(Black Sea)的这座城市非常熟悉了。

我熟悉这座城市里有一半的居民是犹太人,所以敖德萨又被称为“犹太城”;我还熟悉这座城市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移民的国籍来命名的街道,比如著名的犹太街、法国街以及希腊街;我也熟悉这座城市的那间著名的凡科尼咖啡馆,敖德萨黑咖啡让它名声在外,而高尔基(Gorky)、契诃夫(Chekhov)和蒲宁(Ivan Bunin)这些星光灿烂的文学巨匠让这里成了名流的聚集地;我更熟悉在黑海之滨波将金台阶(又称“敖德萨阶梯”/Odessa Steps)上发生的那些事件以及以这个事件为背景拍摄的那部被誉为“电影教科书”的著名电影《波将金战舰号》(Bronenosets Potemkin)……

敖德萨阶梯▲

我是从伊萨克·巴别尔(Isaac Babel)的散文集《敖德萨故事》中认识并喜欢上这座城市的。

1894年生于敖德萨的巴别尔,是苏联的一位犹太作家。上世纪30年代因对前苏联的个人崇拜有微词而被捕入狱并于1940年初遭枪决。50年后,意大利《欧罗巴人》杂志选出一百位世界最佳小说家,伊萨克·巴别尔名列第一。海明威认为他的作品比自己的更凝炼,而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则认为巴别尔的每段文字都如诗那么美。

远眺敖德萨▲

“敖德萨的夜是甜蜜的,是令人陶醉的;金合欢树的芳香沁人心脾,月亮将其令人倾倒的银辉均匀地铺在黑沉沉的海上……”

“在敖德萨,每当夜色四合,在小市民的可笑的屋子里,在黑丝绒般的天空下,那些胖的可笑的人们穿着白袜子,躺在沙发上,忍受着因晚餐过饱而导致的腹胀……”这就是巴别尔眼中的敖德萨,充满了诗意、激情和欲望。早上7点,飞驰了一夜的火车抵达了敖德萨。一个晚上都没有合过眼的我,没等火车停稳当便一个健步跳上了站台。

美丽的敖德萨▲

就这样,我怀揣着巴别尔的《敖德萨故事》开始了我的敖德萨初次的游历……

乌克兰共和国曾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十六个共和国之一。敖德萨具有“南方棕榈”的美称,是世界驰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市内有泥疗地,可以进行泥疗、盐水疗、海水与人造矿泉水浴疗以及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气浴等。敖德萨是乌克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德涅斯特河在此附近流入黑海,素有“黑海明珠”的称誉。城市建筑新颖而雄伟,风格廻异。旧城区的老房子显示着不同风格的建筑,著名景点有:“波将金”纪念石阶、沃伦佐夫宫、波托茨基宫等,还有诗人亚历山大 普希金的旧居。

当地食廊▲

敖德萨是乌克兰著名的大学城,市内有敖德萨国立大学、敖德萨国立工业大学、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敖德萨国立食品工业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我们参观了敖德萨海运学院,其规模略比当年国内大连海运学院小一点儿,校园的绿化和风景是极好的。当时我曾想,我们中国人家的孩子读书郎,若能到乌克兰敖德萨大学城来留学深造,是一个“不二”的好主意和好选择。

敖德萨海运学院▲

在这里的食品商店,实行的是定点、定时、定量地供售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散装饮料。

我看到:敖德萨的男女老少,有拿塑料袋的、有拿塑料桶的、也有拿炊具的,在初秋的阳光下,自觉地排队,有秩序地等候着购买饮料。队伍像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龙,足有三百多米长呢。敖德萨导游介绍说:这里所有的饮食食品都是有组织有纪律计划供应的。

到敖德萨午餐的时间,我们走出酒店去觅食。城市的街道干净规整,建筑满满的欧洲风。就在酒店附近,找到一家美食大厅,是一幢旧建筑改建而来的,看得出原来应该是间富丽堂皇的大厅,不过年久失修,改建成吃饭的地方倒是别有风味。

别有风味的午餐▲

我还看到:美元在敖德萨是极受青睐、极受追捧、极受欢迎的外币。一个美元在这里可以兑换2000多苏维埃卢布;一个美元,仅仅一个美元,就可以使这里的出租车的司机师傅笑嘻嘻、乐呵呵地载着你满城区满大街的乱窜瞎逛,时间可从清晨一直到傍晚,你爱去哪就去哪、你愿去哪就去哪。他乐于免费给你做导游作讲解,中午时分,还乐于请客请你吃小点心配以品喝一大海碗的俄罗斯罗宋汤。

街道欧式建筑▲

很多当年的俄国名人都曾来过这座城市,所以城市的各个角落常有这些名人的雕像什么的。譬如照片中杰里巴斯大街某幢建筑物的墙上,便是中学时虐了大家千百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人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他在1855年获得教师资格后,因身体原因来到了敖德萨,在当地一所中学担任老师,一年后痊愈了的门捷列夫回到了圣彼得堡。

门捷列夫纪念碑▲

偶然走到敖德萨港口码头,那里的工头或者工人,往往做工之余,总会“自来熟”“不请自到”自个儿地来到中国海员餐厅。

他们从怀里,从靴子里,好像“变戏法”“玩魔术”似地拿出苏维埃制造的“红星牌”手表、望远镜、放大镜、空军皮夹克等,嘴里嘣着单一的一个英语单词“change”,加以比划着手势,要求和中国船员“以物换物”交换物品,他们是港口生意场上的老生意、老玩儿闹了,不但认货、而且也识货,最需要的是上海生产的“人参蜂皇浆”,还有北京生产的布鞋、老外称之为“中国功夫鞋”,这可多亏了中国香港的武打明星李小龙,他就是穿着这样的北京布鞋,“踏遍天下全无敌”,通过电影,把中国功夫,也捎带着把北京布鞋---中国功夫鞋,介绍到全世界,红遍了全世界。

当地的海员▲

敖德萨可以说曾是个犹太人的城市,二战前的犹太人口占城市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1941的敖德萨屠杀,当地三万多犹太人在短短两天里被杀害。今天的敖德萨犹太人口不到10%。当天参观了反映当年犹太人生活百态的犹太人纪念馆,出来后坐着有轨电车想回酒店,谁知中途出了故障,随便跳上了另一趟电车把我们载到了感觉是老城与新城的交界处。下了车,对面刚好有个大菜场,如照片中这样的大厅连着有好几个,每一个卖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专卖海鲜的鱼市,有专卖各种肉的肉市......等等。

敖德萨酒店▲

敖德萨就是一座隐藏在美好中的城市。虽然没有首都基辅的历史厚重,但是敖德萨以自己独有的浪漫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晚钟》作者: 马一浮海滨有渴汉,丰岁有饥人。人道岂不迩,天道孰为亲!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