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在线 2023-11-18 10:40:00
本文来自高凡德国留学蒋同学的留学过程
在这个不安分的7月的台风天,在繁忙的实习工作中的我突然意外收获了一个惊喜——TUM免面试直录的offer。当时申请TUM完全只是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但没想到最后竟是这个最好的结果。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高凡林老师这一年多以来耐心又专业的指导。除了专业上的良师之外,林老师在平时更是一个益友,帮我解决了许多在德生活的疑问,也帮我联系了实习的事务所。回顾这1年多以来的作品集制作,简单整理了下辅导的过程和设计的心得,希望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到即将要或正在制作作品集的同学。
初期的上课时间一般为一周一次,如果需要沟通和指导的内容较多,老师会尽量安排一周两次的课程。此外因为和德国的时差问题,每次上课的时间会在下午到晚上,而林老师在德国的建筑事务所有自己的全职工作,所以除了能双休的周末以外,需要早上早起7点起来给我上课。
整个辅导课程的预定周期是4-6个月,但因为途中学语言等种种个人原因,我的进展比较缓慢,第一个设计花了4个月才算基本完成,按这个节奏并不能在6个月以内按计划完成至少2个要求的设计项目。
在重新评估我的进度以后,林老师并没有着急地加速推进,在对第一个作品收尾之后,仍然以合理的时间布置课后任务,对于我有充分思考和作图时间的规划下安排课程时间,而保证了我最终作品集的质量。
最终整个作品集耗时1年2个月才最终全部完成,在这其间的课程次数和持续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高凡安排的两倍之多,而林老师在直到作品集最终完成为止,一直都非常有耐心的帮我看图和辅导,再一次感谢林老师。
在找高凡做作品集辅导之前,对于德国作品集的要求我知之甚少,网上可找到资料也非常的有限,自己对于作品集的整理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头绪。
林老师对我本科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评估之后,清楚地列出了3个类别,可以优化并归入作品集的几个项目,需要重新选题的项目,亦或是需要重新设计的项目。
但由于德国作品集相比于英美作品集的特殊性,我的这些设计主题都不太符合申请要求,所以最后定位重新进行2个全新的设计。
第一个设计——西湖边的禅修室
在经过和林老师的讨论之后最终决定做一个禅修室,在符合德国设计审美的基础之上,展现在东方佛教文化下禅意独有的静谧。
作为一个内向型的建筑,它着重于讨论如何通过材料和光线营造特定功能的空间氛围。从初期的案例分析到基地模型制作再到体块的推敲,整个设计流程完全按照一个正常的方案来进行,而并非看似为一个辅导项目。
在前期的阶段我们制作了一个大比例的基地模型,并将体块放在上面进行推敲,确定了最合适的尺寸和形式,而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压迫。在一轮轮地优化完平面和功能时,也非常关注空间的内部感受。通过对不同开窗开洞的形式来推敲不同采光形式对禅修空间的营造。
由于重点是对内部空间的刻画,因此在后期的重点是对于构造关系和节点推敲,这也是申请德国高校的作品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这个方面进展比较困难,在这个阶段林老师也和我一起搜集相关资料并一点点推敲节点的画法。
第二个设计——博物馆设计
第二个项目是基于我的毕业设计的选题进行一个博物馆的设计。我的本科毕设场地即为现有宁波博物馆的场地,原课题设想现有的宁波博物馆不存在,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宁波博物馆。
最开始林老师觉得这个课题不合适,因为场地过于大,要做细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很多学校的作品集里要求需要本科毕业设计,所以最后 还是决定做这个课题。
我原有的设计没有过多地思考过博物馆设计中需要思考的很多核心的问题,比如展览空间的空间类型,针对不同的展品的采光形式的研究,以及最核心的问题:作为公共空间如何呈现它的公共性,以及作为文化建筑如何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
在城市层面也从未思考过如果真正让建筑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基本上原有的方案没有可改性,经过讨论决定在现有任务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在设计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展览空间类型的研究以及采光形式研究。最后结合展品以及城市层面的体量布局选择了一种坡屋顶形式的基础空间单元。
在整体平面布局中选择了一种水平连续的布局方式,所有的展览空间围绕中央的大庭院水平布局,展览空间像是一个个黑盒子插入水平铺开的空间里,然后形成疏密有致的连廊和休憩的空间,所有空间都联系在一起,形成很强的流动感。
服务空间作为窄小的条形空间依附在展览空间的侧面。外立面和内院的立面都运用了连续的玻璃外墙,尽可能让内外空间形成一种连续性,模糊边界感,从城市到室内再到庭院是一种连续流动的空间。在形式操作上也试着去类比白墙灰瓦的江南建筑意向-白墙类比为被弱化的走道空间,由通透的玻璃所形成,而传统的连续屋面形式被类比为穿插其中的具有坡屋顶形式的展厅,整个形态就像一个被玻璃盒子所撑起的连续屋顶空间,它反映了周边的真实城市环境,又在其上延续了连续坡屋顶的传统形式。
远观它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官体验-轻盈的玻璃盒子撑起厚实的屋顶空间。内部流动的公共空间试着去模拟密斯的空间效果,尽可能避免出现柱子,我们借鉴了密斯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结构形式:展览空间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他们是独立的展览单元同时也是结构单元,连续的走廊和休闲空间的屋顶为平屋顶由密梁形成的结构网架在展览空间单元上,展览空间的屋顶则为四坡的屋顶直接在每个展览空间上。从立面上看能通过屋顶的形式直观的区分公共走廊空间和展览空间。
德国的作品集排版和英美排版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根据不同的学校要求也有些许不同,比如8页,10页,20页A4或A3排版,作品数量则最多3个。在有限的页数下如何去呈现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德国作品集的排版一般以简约为主,不需要复杂的排布形式,只需要清晰地呈现自己的图就可以。以慕尼黑工大的申请为例,要求是12页A4以内的最多3个作品。因为这次是网页申请,不需要打印成册,这意味着教授可以将图纸放大来看。由于需要表达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尽可能在一张A4以内放了相当于正常情况下2页A4的内容,而非打印时比较普遍的一页内一张图配以一段文字的形式。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仍然建议尽量减少图纸数量,只呈现最必要的内容。除了必要的图纸之外,适当的文字也是必要的。从设计说明到材料,结构等等都需要在相应的图纸下进行适当的说明,但不建议长篇大论的叙述。
以上是我这次作品集制作的一点心得,供大家有所参考。在新的申请季希望大家也能拿到心仪的ZU~
拿着心仪的Offer,我踏上了通往德国的路。
从很小开始,德国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在建筑设计这块非常的突出的一个国家。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课本学到工业革命,就对德国这个国家加深了探究的兴趣。
再往后逐渐长大的日子里,越学越知道,是德国人身上的一种严谨和凡事追求细节的态度成就了,他们不论在建筑方面还是工业方面的突出。
从中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德国的好感,于是,当在抉择要去哪个国家留学,学建筑设计的时候,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就选择了德国。
虽说对德国有好感,但是对它的了解还不够深,印象也只停留在最初。所以等真正到德国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懵"了。
长时间的飞机旅途中,我用了前面的时间处理了我在国内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接着就闭上了我的眼睛,开始休息。也许是对去到一个新国度的兴奋,我并没有进入熟睡的状态,偶尔还能听见广播,实时告知我们位置的声音。
因为这样,在听到飞机将要下降的通知时,我一下就睁开了。我觉得自己也算是一个较为成熟稳重的人,但是我的腿却在那个时候不自觉地抖动了起来。
下了飞机之后,随着人群进入大厅。踏入一个陌生国家的领土的那一刻,我难以描述我的感受,是有点激动,也许也带有点莫名的恐惧。
虽然说自己的德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毕竟语言是在国内学的,并没有在这种母语者遍布的环境下和母语者对话过,所以从下飞机到机场大厅我还没有跟一个德国人交流过。
同个航班上其实有蛮多的中国人,所以当时心里感觉先跟着他们走应该是没错的。但是令人“难过”的是,我肚子开始叫了。因为在飞机上的那段时间里面,因为有点晕机的缘故,我几乎没有进食。
但看着人群都要往外走了,我咬了咬牙,决定用起我的德语,询问餐厅在哪。德国的机场保安人都很好,出于紧张和不安,很多单词的发音变得很模糊,但是他们却能明白我的意思,所以当时也算顺利地到了餐厅。
我坐下,因为是自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迫不及待地逛起来,结果懵了。我心里开始疑问,为什么一圈不是面包就是香肠,当然也有其他,只是它们占的比例太大,一眼望去几乎就是它们的天下。
我“垂头丧气”,在一众香肠和面包中,选择了最合眼缘的。我先尝了尝香肠,刚开始不知道它的名字,看着上面撒着咖喱粉还混合着番茄酱,心里猜想,有这两种我比较喜欢的材料味道应该还不错。
因为这样,在听到飞机将要下降的通知时,我一下就睁开了。我觉得自己也算是一个较为成熟稳重的人,但是我的腿却在那个时候不自觉地抖动了起来。
下了飞机之后,随着人群进入大厅。踏入一个陌生国家的领土的那一刻,我难以描述我的感受,是有点激动,也许也带有点莫名的恐惧。
虽然说自己的德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毕竟语言是在国内学的,并没有在这种母语者遍布的环境下和母语者对话过,所以从下飞机到机场大厅我还没有跟一个德国人交流过。
同个航班上其实有蛮多的中国人,所以当时心里感觉先跟着他们走应该是没错的。但是令人“难过”的是,我肚子开始叫了。因为在飞机上的那段时间里面,因为有点晕机的缘故,我几乎没有进食。
但看着人群都要往外走了,我咬了咬牙,决定用起我的德语,询问餐厅在哪。德国的机场保安人都很好,出于紧张和不安,很多单词的发音变得很模糊,但是他们却能明白我的意思,所以当时也算顺利地到了餐厅。
我坐下,因为是自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迫不及待地逛起来,结果懵了。我心里开始疑问,为什么一圈不是面包就是香肠,当然也有其他,只是它们占的比例太大,一眼望去几乎就是它们的天下。
我“垂头丧气”,在一众香肠和面包中,选择了最合眼缘的。我先尝了尝香肠,刚开始不知道它的名字,看着上面撒着咖喱粉还混合着番茄酱,心里猜想,有这两种我比较喜欢的材料味道应该还不错。
说短期的旅行结束了,但是我的异国之旅还在继续。总之,在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满足和喜悦。
面包的名字有多种,有按外形叫的"8"字面包,有按材料叫的"碱水面包',德语名字叫"Brezel"。德国大大小小的面包房里一定会有它的身影。
我后来也有跟房东他们一家人学着做,因为他们一家人就是开面包店的,他们有时候会教我做各种不同的面包,做面包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让我想着要是室内设计不行,我就改做一个面包师。
香肠呢,吃的就是柏林咖喱香肠,虽然说前面冠有柏林两个字,但是它可不仅仅在柏林受欢迎,他们是所有德国人钟爱的小吃,几乎每年都在民调最爱小吃的榜首。它那种让人流连忘返的味道确实是实至名归。
吃饱喝足后,我就准备打车去我在国内就组号的房子。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德国人的友善,我便觉得打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我发现这次的感觉错了
首先,我刚出机场的时候,看到一大群的奔驰车停在路边,心生疑惑,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当时充满好奇心的我,凑近一看,“TAXI”,出租车!我很吃惊,德国人挺豪气的呀!
后来也是偶然知道,我在大惊小怪,在德国奔驰车不贵,而且有具体的政策会给出租车司机买车的。
虽然说是呆了一会儿,但是反应过来之后,我就上了一辆。处于建筑设计的习惯,我进去先看了一下布置,感觉还是挺整洁的。我们开始对话,尽量保持口齿清楚地从刚开始的生疏到之后和司机大叔聊得十分的欢畅。
当时,从他口中知道了很多事情,他说他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儿,现在也是一个人在外地上班,他挺想她的,看到我,就想起她,估计是这个原因车给,我很多的建议和叮嘱。
终于到了住的地方。其实本来想要租的是公寓,但是有想要住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最终决定还是住在郊区的"Haus"。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从网上看到过,其实德国人蛮喜欢地中海式风格的房子的。记得曾经在网上看过有人这么描述,德式建筑简洁大气,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也很有层次感,带有层次感的空间当然有也包括走廊、中庭和院落等。
德国人追求工业设计高度也体现在了日常生活中,就如房子。看得出来,他们对精确、尺寸性地到位有极高的要求,甚至达到了艺术的高度。
住在这种房子了,我感觉特别安心和舒适。
其实刚到德国的时候,还懵在课业。课堂内容真的多,每次老师讲到重点的时候,我都得拼命记笔记。课后的作业也挺多的,当时其实有通过接触到的老师了解到,德国的课分三个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临时抱佛脚在德国根本行不通。
这样长寸性地到位学习,有时候甚至有些时间来不及。高强度下的压力下,我变得有些郁闷。当时没有思路的我,刚好碰上假期,再加上我了解到了Semesterticket的好处,我打算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心情。
我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我从小就向往的科隆大教堂。参考一些资料的时候,知道了教堂总面积达8400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南北宽83.8米,东西长142.6米,内有10个礼拜堂。
科隆大教堂虽然是仿照法国兰斯主教堂建造的,但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大教堂的长厅被分为了5部分,而不是通常的3部分,左右侧厅各为两跨间,宽度都与中厅相等。中庭宽12.6米,高46米,宽与高的比例大概为1:4,是所有大教堂中最狭窄的,这样就使得空间显得更加细长,向上的动势更为明显,产生一种超脱尘世的效果。
在大教堂的西端,正立面直立着一对塔楼,它们高耸入云,宛如两把利剑直插蓝天,在科隆市区以外就遥遥可见,真的说得上是十分壮观。
在里面我慢慢走,仔细观察着一些画和雕刻,看着教堂的基本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要素。“尖”一直都是哥特式建筑最突出的特点,这充分显现出建筑师对哥特精神的理解,我感受到对耶稣的一种虔诚。
接着我又去了汉萨古城——吕贝克。查阅了很多资料,吕贝克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山地城市,曾经改名为"留比斯",意为可爱之城。他也是汉萨城市联盟的中心,人称"汉萨女王"。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吕贝克,自然有着许多古老而美丽的建筑。与前面的科隆大教堂相对应的吕贝克由著名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有带有文艺复兴色彩的老市政厅;有吕贝克的象征——霍尔斯腾特尔城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博物馆;还有瓦尔内明德海滨浴场等。
其实,当时我觉得不需要特别去参观那些著名的景点,因为吕贝克到处是风景。吕贝克的房屋极具特色,让我印象深刻。有些房子的外观设计虽然有些奇怪,但是与别的建筑物相互映衬,完全不会感觉到违和。
记得当时我在等红灯转绿,不知道为什么就陷入了发呆状态,缓过神来,才发现它有转红了,下寸性地到位自己不能再走神了,结果落日的余晖找到了大街上。
我顺着它倾洒的地方,慢慢看着,照在街上,与树木相互遮掩时,显得极为安宁;缓缓抬头,又看见了那一点点的光芒在行人的身上跳跃着,但他们丝毫不在意,反而还很享受。再往上,就是余晖直面照在了房子上。
吕贝克的房屋颜色偏暖色,阳光照在上面,两种暖色相互碰撞,在我看来,这是会削弱房屋的色感。但是没想到的是,吕贝克的房屋竟然将阳光"消化"地很好,这两种色调融合得很好。我忍不住拍了很多张照片。那一刻,我想起了"岁月静好"这个词来描述。
停留在吕贝克几天后,我想着要不去一下附近的国家。最终决定,去瑞士,在我印象里,瑞士是一个极美的国家,有着各种我理想向往的生活环境的样子。
当时去了瑞士,很可惜的是没有去阿尔卑斯山,但我在瑞士也过得很满足,我吃了瑞士的国民美食"Fondue"——奶酪火锅。
最初的是用干燥的小面干与硬质的起司、半瓶白酒等材料制成的汤底相融合,进入口中,起初我以为大量的起司会让口感变得很腻,我吃的那家,小面包干把味道中和了。虽然之后也有很多其他的配菜,但是我还是喜欢小面包干。
瑞士的风景也很美,可惜时间不太够,我就待了两三天,逛了一些地方后,就回去了。
虽说短期的旅行结束了,但是我的异国之旅还在继续。总之,在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满足和喜悦。
2021-10-08
2022-01-19
2021-10-27
2022-11-02
2020-02-20
2023-05-24
2023-06-30
2023-07-19
2021-10-27
2020-02-20
2022-07-06
2020-02-20
2023-01-11
2023-07-13
2023-10-08
2021-11-02
2024-02-27
2021-11-05
2021-12-07
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