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学活动的意义

留学在线   2024-01-18 15:15:18

国际游学作为 “行走的课堂” ,在短时间里贯穿了语言学习、参观游览、文化交流、课程演习、活动实践等内容。是挖掘青少年潜能,提升综合能力的绝佳方式。

青少年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佳阶段,通过与海外的老师、学生和志愿者朝夕相处,让青少年接触到社会的不同层面,了解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帮助他形成宏观的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对世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真实的认知。

一、重塑认知 自信表达

调查发现,国外老师对中国学生的普遍印象是谦逊、内敛,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游学的最初阶段,中国孩子通常是实验室和活动队伍中最安静的那一个。

而美国本土的孩子非常活跃。如果你不善于开口,很难适应并完成游学。

很多课程,是需要学生分组讨论、实践的,活动中的任务挑战,同样需要孩子按自己的创意来达成。

通常国内的孩子都会碰到英语发音不标准的心理障碍,然而经过一两周的适应和交流,随着老师的鼓励和其他同学慢慢了解、尊重、欣赏,通常都会变得更积极起来,并能融入到小组集体中去。甚至担任课题小组组长,收集、整理组员的课题报告。

国外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孩子的鼓励,对个性的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学生有机会颠覆原先的自我认知,在心理上“破茧而出”。

我们曾问过很多学生参加游学后的感受,回馈最集中的一条是“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

当孩子完成了这样的心理建设,世界在她们面前豁然开朗。他们能够自信、自如地表达自己,让自己的声音为世人听见。

二、心理断奶 独立生活

“想我们么” “还行”

游学期间发生在父母与子女间最常见的对话,短短“还行”两字,却包含了孩子为寻求自立努力的整个过程。

参加游学,离开父母的怀抱,中国孩子求助不了远隔万里的爸爸妈妈,第一次需要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但游学就是有这样的力量,推动孩子自己来沟通、解决问题。慢慢他们会主动与美国同学亲近,很快交到朋友。

很多父母告诉我们,游学期间,他们从不主动过问孩子是否遭遇困难,如果孩子自己提起,则给她一些建议。他们这样做,充分肯定了游学带给孩子挫折教育的机会,放手让孩子体验、成长。

作为父母,则要管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事实证明,一旦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证明她在生理、心理上适应了“断奶”,真的长大。

三、领袖潜能 团队合作

不少孩子在国内也很优秀,通过游学,他们找到一把新的标尺衡量自己。申请到美国名校资格的中国学生都会见识到更“牛”的同学。

知识面丰富,善于思辨,写作能力强,这些是中国学生反馈最多的对国外“牛娃”的印象。

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质,有当领袖的潜能,只是需要机会发掘。比如中国学生往往在数学课程中表现优异,在积累了信心后主动指导起外国同学。

对送孩子去游学的父母而言,孩子因此被激发出更大的上进心,更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最宝贵的收获。

游学同样可以让中国学生了解协作的重要性。很多Workshop深受中国学生喜爱,父母也乐意让孩子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很多孩子选择了自己从未尝试过的项目,比如一起做饭,做甜品。

四、享受人生,做更好的自己

高晓松曾问他在瑞典长大的外甥女:为什么大学选择音乐专业?学音乐很难就业,很难成名。外甥女回答:我喜欢音乐,这是我内心的选择,跟就业、成名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能力和时间,建议父母鼓励孩子参与尽量多的主题课程,像动物、科学、艺术、厨艺、自然、工程、科技、体育和音乐舞蹈等。

在三观的形成阶段,让孩子用自己的双眼去了解世界,增长见识,明白生活绝不只是学习和工作,还有诗和远方。

拥有的激情和胸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激情,将引导他找到未来的人生坐标。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游学是为让我们的孩子也能拥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未来的事业是他们自然的选择。

将来他若可以从容淡定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定会感谢年少时代有这样的机会走出世界,走进内心。

世界上的风景很多,留给我们的时间却很少。

听别人说得再多,都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来得更真切。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