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做作品集

留学在线   2024-04-14 04:00:07

自从有了艺术作品集培训这个行业,就有了“代做”这回事儿。用古龙风格的语言来表述就是:造假是第三古老的职业。行业内还有专门以“代做”为主要营业收入的公司,现在还在,广告满天飞,活蹦乱跳的,和拼多多有一拼。

自古正邪不两立,也就是说:自古有正就有邪。所以,我虽然写过相关主题的文章,警告学生们如何甄别这些比较“邪茬”的艺术留学公司及其危害,但自己也没太在意。毕竟,从事“代做”行业的人和找“代做”的学生都干着不光彩的事儿,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没详细谈谈其中的野狐禅。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咨询的学生怯怯地问我:“能否用钱兑换一点儿资源”,我才恍然大悟,“代做”这个词,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进化到“兑换资源”这个程度了。

换个名词,立马高大尚了许多。原以为“代做”这种事情还在赤裸裸的原始形态,一般来说,就是家长或学生提出“代做”的需求,部分机构谈谈价格,卖卖资源,出A货嘛,不对,仿A货嘛,能有多复杂?

现在看来,“代做”这个事情正在起变化,那我就大约用了两周时间,索性做了一个摸底调研,过程油腻,感受丰富。

“代做”这个事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也可以视为三种类型,先后升级,又同时并存:

初级形态:(2012—至今)

倒买倒卖阶段

早期有“代做”需求的学生和家长,主要有三类人:

1. 想读艺术名校,但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抱着一种侥幸的心态,觉得只要通过作弊的方式进入名校,就一定能跟得上,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再努力也没有问题;

2. 临时准备艺术留学,时间过于仓促,来不及做一本质量好的作品集,所以先购买一本“代做”好的作品集,考上了再补习基础课;

3. 差生,既不想努力,又渴望牛B,虚荣心很重,但好在家里有钱。家长呢,也是习惯了中国式的作弊套路,找“代做”不是迫不得已,而是欣欣然,毕竟道德底线摆在那儿呢,这点事儿都可以算作他们的道德高地了,毫无违和感。

这三类学生大约占到早期艺术留学生中的30%的左右,可以说是很有市场的。因此,很多机构非常喜欢接这类“代做”需求。具体的操作路线很简单,千万别以为这类能做“代做”事情的机构会讲良心,虽然会满口答应,按照有“需求”的学生或家长的目标院校进行“代做”,但实际上,一般是把以往学生的作品集直接卖给客户。

具体来说吧,比如A客户提出了“代做”需求,想申请美国的艺术名校的学设计,那么这类机构就会拿上一年申请英国名校成功的B同学的作品集卖给A客户。以此类推,倒买倒卖。这些丧失良心的能够代做的机构,把这个叫做“一鸡两吃”,比割韭菜这个词,显得高级一些,从植物进化成了动物。

如果实在没有现成的学生作品集,才会找枪手进行代做,一般来说,成本在2万人民币左右。当然,这些机构的咨询人员出于忽悠客户的需要,会把枪手形容的如何如何白莲花,似乎不愿意做这种有(Bu)风(Yao)险(Lian)的事情。因此,比真正学习做一本作品集要支付更高的费用,所谓“订制化专属高端服务”嘛,个别客户可以根据所谓的排名,被忽悠到20-30万左右的费用。

想想这其中的利润呀,就知道为什么很多艺术留学机构一进门冷冷清清,根本看不着有多少学生在学习,却还每年狂打广告(X度为主),活得很滋润了。

中级形态:(2013—至今)

代工制作阶段

对于代做的机构来说,早期这种倒买倒卖的形态,虽然利润丰厚,但存在着三个弊端:

1. 名声不好。再怎么把自己说的高大上,一家总干“代做”事情的作品集机构,也很难做到持续立牌坊,毕竟谁也不傻,而且有良知的员工也会陆续离开这种垃圾机构;

2. 学生反感。毕竟在这些接受代做的作品集机构中,很多学生的作品集也是自己创作的,却被这家机构卖给了有“代做”需求的客户,这种风险有多大,想一想都后怕。比如,A和B都分别从不同的国家毕业回了国,然后到了同一家公司面试(毕竟圈子就这么大),却拿着同样的求学时的作品集,那么作为原创的A和作为山寨的B,都会被怀疑人品有问题;

3. 市场被动。“代做”的客户毕竟比有正经需求的客户少,而且,你想啊,能找“代做”的学生或家长,素质又有多高呢?服务起来也很麻烦的。

所以,这些“代做”机构开发了山寨的2.0版本,即“代工制作”模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在咨询前期阶段,首先拿出老师做的作品集冒充是优秀学生做的作品集,告诉客户,做到这个水准绝对能申请上XX学校。学生一看:作品集如此高大上,技术水准如此高,老师如此有实力,简直哇塞呀,这个阶段叫做“下套”。

2. 在咨询后期阶段,给予承诺,百分百能考上XX院校,考不上就退款。一般来说,保证的学校名次都比较高,大多数不超过5所。客户当然相信啦,那么帅的作品集是那么帅的老师指导出来的,怎么会不行呢。这个阶段叫做“入套”。

3. 开始学习后,学生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咨询阶段看到的作品集那么帅,进入自我怀疑的模式,觉得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的,差距咋那么大呢?看来距离进入那所名校愈行愈远,上火啊。

这时老师就会循循善诱,告诉要达到那个水准,需要再学习哪些知识,上哪些课程,然后帮你掐指一算,时间根本来不及,或者一顿打击,让学生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于是,老师顺水推舟,很“无奈”或很“贴心”的提出,可以帮你“修改”你的创作,但需要额外加钱,或者需要转换成并添加课时(其实还是加钱)。这个阶段被叫做“收套”。

4. 于是,客户终于收到了一本完美的作品集,比原来预期的花费又多了很多,作品集漂亮的不像话,就是不是自己做的。当然,客户是可以自欺欺人的,说虽然技术层面都是老师做的,但概念是我的呀?对此,我只能说,共享单车和抖音这种作品的灵感,我十年前也想出来过呢,但我可不敢说,摩拜和今日头条是我的。

代工模式虽然比倒买倒卖的利润要小,但好处在于,学生可以自我欺骗自己,没“代做”呀。对于机构来说,风险低一些。虽然学生、机构和老师彼此都心知肚明,但毕竟有了遮羞布,尽管只能遮住脸。

高级形态:(2015—至今)

模板化组装阶段

时光到了2015年,代工模式的弊端也显示出来了,还是三点:

1. 海外院校更精明了。从2015开始,原来不加面试的海外院校,开始面试了,问的问题越来越具体,甚至问学生某一个项目中的某一张图用什么技巧做的,怎么做的,过程如何?原因很简单,老外实在是被部分中国学生的投机取巧搞得狼狈不堪,招进去发现学生半会不会,甚至啥也不会。海外学校的很多教师抵制自己任教的学校招收中国艺术生,甚至以辞职相威胁,毕竟这些“倒买倒卖”和“代工模式”出国的学生,实在是太难教了,从能力到人品都是对老师的巨大挑战;

2. 学生抱怨多+退费率太高。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本来6-9万可以做一本作品集,代工模式下,不断增加费用,搁谁身上,也有很深的被欺骗的感觉。部分精明的学生,发现有问题就退费,搞得代工模式纠纷不断,咨询老师和客服人员经常陷入精疲力尽。

3. 代工机构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越来越大。今年三月,SACD大学的招生官请我吃饭,曾经谈到一个例子。某机构的学生去参加招生面试,有若干同学作品集的项目竟然是近似或重合的。五月另一所大学的招生官请我吃饭时,也摇头苦笑,说好几家作品集机构的很多学生参加面试,递交的作品集一看,只要是一个专业的,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他们也猜到了这些可能是代工模式下老师们所做的作品,因此,正在考虑将这些机构列入招生的黑名单。

看到有这些弊端,一些机构又进化了,发展出了“组装模式”,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1. 从老师端入手,每年安排老师在接受学生之前,先把完整的作品集项目,分散成若干素材,也就是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反推并拆散成单元零件,并提供创作流程示范和模板。具体来说,就是像乐高积木一样,将已经拼装好的作品,再拆散成零件。

2. 招收到学生之后,打包将素材和零件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模板和程序进行“组装”,由于学生不同手法和专业程度的差异,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创作细节与风格,因此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抄袭感。

3. 这种“组装模式”不要求学生自己制定主题,不需要自己思考,而且教师只需要辅导具体的技术层面,省时省力,一般“培训周期”(组装时间)只需要4-6个月,效率高。又由于是学生自己参与了组装的全过程,既避免了面试时被问出细节问题,又避免背上了“代做”的恶名,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作图技术(组装能力)。

不用动脑,全凭手感

但“组装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哪怕是作图的技术也只会按照组装程序进行,换一个主题进行作图,马上会暴露真实水平。

同时,由于都是老师提供的“零件”,个别没有责任心的老师,经常从PIN上抄袭现成的作品集,再制作成“零件”供学生组装,所以当这些用“组装模式”进行“代做”的作品集机构疏于审查时,就会出现更大规模的抄袭丑闻。

今年上海某作品集机构就出现了一个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笑话。一位老师可能平时太忙了,“零件”是按照某个极其出名作品集拆散的,结果发给学生组装后,学生做出了过于近似原图的效果,因此被举报抄袭,从而被某大学已录取后再拒收,L同学因此被上千名艺术留学生斥责无耻。

这种风险就是“组装模式”的最大伤害。在知乎上曾有近百名同学邀请我谈对此问题的看法,我一直没有说话,今天在这里算给这些同学有个交代:无它,L同学不过是“组装模式”的受害者罢了,是一个陷入抄袭而不自知,等知道时已被坑地体无完肤的受害者。

说了这么多“代做”的进化套路,对学生有那么多危害,但为什么很多艺术作品集机构还在干这不光彩的营生呢?

无他,一个字:钱。本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只可惜有些投机分子,总想通过最省事(老师代做比教书那是轻松多了)、最高效(代做的利润率最高)的方式,尽可能地不择手段的赚钱。

当我通过各种熟人关系采访圈内人时,有一位老友的朋友的同学(某机构总监),轻描淡写地说:“有需求就有市场,代做那也首先是客户的问题,然后才是我们的问题。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不就是解决需求吗?”

我沉默了几秒,回怼:“教育、医疗、法律是一个社会最后的底线,如果不能添砖加瓦,最好不要助纣为虐。世间有麻将,但不意味着出老千就可以理直气壮。”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