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入门

留学在线   2024-04-20 05:40:11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意自己喜欢的行业。其中就不乏建筑设计这个行业,建筑设计这个行业对于很多门外汉来说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建筑师天然的就给人一种自豪感,建筑虽然比复杂不及医学、比艺术不及美术、比高深不及哲学,但是热爱建筑的人或许就会觉得它迷人的魅力在于它的杂,工科理性中富有艺术性,艺术中又不乏严谨和逻辑。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跨考学习建筑学,或许本身在于科班出身的建筑学学士里热爱建筑的并不多,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让很多优秀的建筑在更多的人视野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某个时刻唤起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转而去学习建筑设计,本文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并非科班出身却对建筑学有一腔热血的转行人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毕竟对于建筑系的学生而言自有即将到来的建筑教育可以指导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

那么零基础的小白到底要如何开始自己的建筑设计学习呢?

首先,要明白建筑设计是什么?建筑设计是建筑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主要用于培养未来建筑师的不可或缺的一步。它需要你不仅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还要同时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这里大概包括了两部分内容:建筑认知和建筑表达。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建筑并不等同于房子,这里就涉及到建筑认知的问题,建筑认知讨论的是如何定义建筑的内涵,不同的文化对建筑的内涵有不同的诠释。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差异才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及其方法。比如西方古典建筑学中,建筑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建筑形式反映了形而上的美学观念,建筑制式及其组合规律、立面比例及其韵律是它的评价标准。然而西方现代建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美学观念,认为建筑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因此,作为空间分隔构件的墙体和楼板的组合方式和逻辑成了认知的重要内容。

其次,建筑表达。包括对实体建筑的记录和对未建建筑的专业性表述,其媒介包括二维图和三维模型。建筑表达是认知建筑的重要工具,也是展示建筑设计方案的载体,它传达了你的设计思考过程以及成果的展现。传统表达主要以二维图的绘制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迭及提高,三维模型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它能让你的表达更加完善和详尽。

总结起来,就是建筑认知是你学习的主线,而建筑表达是你学习的方法。生活经验是你学习建筑的重要基础,文化是设计的源泉。切记“处处留心皆学问”。建筑认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建筑质感、建筑细部。

建筑形式

作为初学者,对建筑最直接的感知就是形式。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建筑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解读:建筑体量、建筑样式、建筑立面和建筑语言。

建筑体量就是以人的尺度来感知建筑的尺度,建筑物本身有实际体积,但是当你用人的尺度去衡量它的体量时产生的就是感知体积。它会被功能、空间、环境、技术等等因素所影响。

建筑样式通常被称之为建筑的风格,但是建筑风格本身在建筑学里面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语境也较为复杂,建筑的内涵更是异常丰富,因此,慎用风格一词(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建筑师很少用风格来形容自己的作品,这点跟很多室内设计师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建筑样式的分类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文化、建筑材料等等来进行分类。

建筑立面: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一,外立面作为建筑的围护构件,它既可以遮风挡雨,还需要保温隔热以及通风采光;二,建筑外立面承担了主要的建筑审美功能,它代表了建筑的外部形象;三,外立面除了界定了室内空间外,还是外部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语言:建筑形式语言主要表达了形式构成的规则、方式及逻辑。比如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

建筑空间

简单来说,建筑空间就是指建筑内部可供使用的地方,反映的是建筑的功能价值。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主要包括空间的三要素:形状、尺寸和尺度;封闭、开敞和流通;领域、场所和特征。

空间的形状是建筑空间的第一要素,也是我们对空间的最直接感受,空间和空地的区别就在于空间有限定的特性。而尺度和尺寸则关乎人在空间的活动感受有直接关系,它在某种意义上限制着人在空间的活动。这里讨论的空间主要在于其的几何特性。

封闭、开敞和流通则是指空间的特性,建筑通过分割构件将空间分割成不同特性的空间,使人在不同状态下的空间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比如封闭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压抑,开敞的空间在视野上会有开阔感,而流通的空间则主要在于空间之间的运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视觉感受。

而建筑空间除了几何特性和视觉特性还有更为丰富的含义,即建筑的视觉特性。就是空间会带给人某种心理认同,比如宗教建筑空间给信徒带来的情感共鸣,对神的敬畏感从你踏入寺庙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这种更多的情感共鸣是建筑空间更深层次的含义。

建筑质感

建筑质感总体来说就是建筑外表面所呈现的材料质地和视觉感知,了解传统建筑用材,包括木、石和砖等材料,这些传统建筑材料的质感往往会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为建筑语言。而从建筑系统来分类的话,大体可分为建筑支撑系统材料和建筑围护系统材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构和表皮。

建筑细部

建筑细部是构造做法的最后呈现成果,它解决的是建筑的技术问题,如何让建筑成功建造出来,它涉及到构造做法、材料交接、立面纹样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之后,建筑不仅在质量上可以经受考验,甚至对建筑的美观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在了解了以上关于建筑认知的内容之后,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建筑表达,建筑表达即建筑如何通过可视化的媒介来阐述建筑本身。它包括图示表达和模型表达,可通过各种软件的学习来完成这部分的内容,比如传统的建筑学三件套:天正、PS、SU,后期还有排版用的AI、ID,进阶建模用的Rhino、maya、modo、lumion,参数化设计grasshopper,渲染Vray、enscape、keshot等,这些都可以辅助你完成建筑表达。

当然,建筑设计的学习除了专业基础的学习,课外书也十分重要,哲学、美学是建筑理论的基础,当然是必不可少需要学习的内容,历史是你了解建筑的背景和土壤,提高建筑学修养极为有用,社会知识、设计修养等方面也是需要涉猎的部分,或许这就是建筑师被称为杂家的原因吧。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所涉猎,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才会有全盘考虑的思考方式。

以下是小编给各位即将踏入建筑设计学习的零基础小白推荐的一些学习资料:

认知类:《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弗朗西斯·D·K·程,《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设计类:《建筑设计教程》鲍家声,《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赫曼·赫茨伯格,《建构建筑手册》德普拉泽斯

课外书类:哲学、美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西方哲学史》罗素,《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

历史——《插图剑桥中国史》尹佩霞,《西方文明史》马文·佩里,《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

社会知识——《乡土中国》费孝通,《追寻现代中国》史景迁

设计修养——《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艺术与错觉》E·H·贡布里希,《品读世界美术史》陈文斌,《色彩的中国绘画》牛克诚,《康定斯基论点线面》康定斯基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