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

留学在线   2024-04-26 16:04:56

2023

喜迎元旦

Happy New Year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迎来了创办二十周年的纪念。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在《美术研究》2022年第6期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砥砺奋进20年——记中国第一个视觉艺术管理专业》的文章,试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历程来讨论艺术管理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值此元旦佳节,谨以此文作为新年贺词,恭祝一路上陪伴艺术管理专业成长的师友和同仁,万象更新,美好再续!

砥砺奋进20年——记中国第一个视觉艺术管理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今年迎来了创办二十周年的纪念,从2002年在美术史系设立艺术管理教研室算起,到今天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两个专业学院,二十年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持续推动中国艺术管理专业构建,始终引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作为第一个有关视觉艺术的管理专业,在专业建立之初,引进欧美艺术管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经历了从借鉴引进西方,到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演变过程。今天,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正在积极推进建设艺术管理中国学派,并已经把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成为世界领先学科作为自己的目标。本文试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历程来讨论艺术管理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原文刊载于《美术研究》2022年第6期

一、历史与任务

艺术管理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起步,随后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新学科,到今天为止也就只有60多年的历史,而这60多年学科发展中,中国的艺术管理高等教育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中央美术学院创办这个专业开始,就始终把自己放在国际艺术管理高等教育的学科领域,使自己的发展在全球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的语境下进行,并使自己从开始成为国际艺术管理高等教育的一份子,而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艺术管理专业起步于美国、兴盛于英、美、加、澳等英语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英语的学科,而后来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被视为这一学科的拓展。美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学会(AAAE)是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艺术管理高等教育组织,虽然注册在美国,但却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具有全球性。AAAE建立近50年代来,持续推动了全球艺术管理学科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于2004年首次在美国参加艺术管理教育学会(AAAE)的年度研讨会,那个时候整个亚洲只有一个中国的学者参加,而与会者不仅有美国、加拿大的高等院校,还包括了欧洲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芬兰、挪威等高校,以及澳大利亚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负责人。在这次会议的第二年,中央美术学院于2005年请时任AAAE的主席,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主任琼·杰夫瑞教授访华,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第一个国际艺术管理的工作坊,还组织筹备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形成年度研讨会制度。

15所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负责人齐聚中央美术学院,杰夫瑞教授介绍了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的历史和经验,介绍了其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标准。从2004年首次参加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年会(AAAE),到发起筹建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在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向欧美学习的阶段,不仅本科、研究生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参考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的通行标准,还引进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学内容。

本科核心专业课程表

2006年第一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从此形成了年度研讨会制度,并于2008年第三届年会正式成立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2022年研讨会已经是第十七届,而这一切的起步是在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在艺术管理学系建系十周年时,我们觉得应该对中央美术学院以及中国的艺术管理教育有一个阶段性总结,于是中央美术学院再次承办了学会的第八届年会,并组织了以“艺与脑:艺术管理思考”为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始摸索如何构建中国自己的艺术管理教育体系,如何使中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和人才培养,服务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服务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

这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从国际引进到文化自觉、自信的一次重要转向,在专业建设中聚焦当下国家文化政策、艺术产业发展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培养适合中国艺术与文化产业实践的高水平人才。事实上我们很早就提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应该成为全球艺术管理教育在亚洲的领跑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建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体系,并期望在未来10年使之成为全球艺术管理学科的参与者和领导者。

为此,2014年笔者在法国马赛举办的全球文化管理大会上发言,提出了“艺术管理学科的未来在中国”的观点;2017年在欧洲文化管理教育联盟25周年大会上,笔者又向参会的200多位专家提出,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应该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将给全球艺术和文化管理教育带来的影响,并再次预言未来10年,艺术管理教育中心将会转移到中国。2017年在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年会上,笔者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与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欧洲文化管理教育联盟主席一起商讨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学会共同合作,准备第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世界艺术管理教育大会事宜,大家就此迅速达成共识,并于201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成功地举办了“世界艺术管理教育大会筹备会”。

经过充分研讨,与会代表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了全球艺术管理教育的24个关健词,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就24个关键词分别举行主题研讨会,会议的时间是2020年全年。而所有24个主题研讨会的总结会,也就是世界艺术管理教育大会的最终会议,定于202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得这个计划搁浅,但“世界艺术管理教育大会筹备会”的举办表明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已经从20年前被动的接受者和引进者,逐渐成为了全球艺术教育的参与者,乃至领导者。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世界艺术管理教育大会筹备会

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和新的学科,艺术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有着艰难的历史,在开办之初,很多高校上上下下都不知艺术管理为何物,艺术管理的招生人数也非常少,许多老专业和老学科的师生都不理解这个专业是什么。从这点来看,艺术管理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发展是幸运的,2003年新兴的艺术管理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下设的一个专业系,这奠定了她的发展基础。而中央美术学院的两任院长以及中央美术学院20年来几任领导班子,都以前瞻的视野持续推动艺术管理专业的做大做强。中央美术学院两任院长本人都亲自支持和参与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前任院长潘公凯先生亲自带艺术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为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年轻的师资;而现任院长范迪安先生,不仅带研究生和讲授研究生核心课程,还亲自担任艺术管理本科专业工作室的主任。

艺术管理学系也是在人文学院发展壮大的,人文学院的首任院长尹吉男先生把美术史系、艺术管理学系、文化遗产学系作为人文学院三个专业系,以美术史论作为共同基础,使得艺术管理专业得到了老的、成熟的美术史学的专业滋养,也与同是新的文化遗产学形成了互动交流,这样的学科和专业环境十分有利于艺术管理专业早期发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很快在中国美术界有了影响,特别是在艺术品市场研究、美术博物馆管理、策展、艺术产业园区建设等方向上成果卓著,形成了行业影响力。

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来专业美术教育积累的经验与成果支撑着视觉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开拓与学术积淀,视觉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已初具规模,打造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基础,专业高端人才培训为拓展,研学产一体化并行发展的特色教研体系,持续为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机构输送大量国际化卓越人才,对中国的文博事业、艺术品市场、艺术产业及园区发展等领域形成了学术引领,并在国际艺术管理教育交流平台中发挥积极影响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管理对标全球先进院校,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艺术博物馆、艺术基金会等非赢利领域,以及拍卖行、画廊、艺术博览会、艺术品投资与金融、艺术产业园区等赢利性领域,培养熟练掌握艺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适应未来艺术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纽约系列活动

“欢乐春节·纽约国际艺术与创意博览会”开幕式全景

在场观众近千人

二、构建本科专业体系

从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之初,中央美术学院就力图依照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本科专业体系。首先,在创办之初,我们的课程体系是来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并参照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的标准,艺术管理学概论、艺术市场学概论和美术博物馆学概论成为了创办之初的三门核心课程,同时以“两史一论”(即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艺术概论)作为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延展出展览史与展览管理、艺术市场史、艺术收藏史三门课程,加上在美术史论领域的专题课和艺术管理的专题课,给学生以很扎实的美术史论基础。

但艺术管理学科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实践学科,艺术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功,不同于史论研究人才。经过摸索和几届学生毕业在艺术机构的工作反馈,我们给予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本科教育以更加明确的定位——为艺术机构培养“专业的被管理者”。所谓“被管理者”就是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素养、艺术管理专业技能,在艺术机构从事专业工作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应具有艺术管理的基本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是艺术机构最基础的细胞,而这些细胞决定了艺术机构的品质。

有了这个定位,我们在本科人才培养时就更加看重艺术管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我们把视觉艺术管理本科学生基本能力概括为“一双毒辣的眼睛、一张伶俐的嘴”,“一双毒辣的眼睛”就是指艺术的鉴赏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史论的学习,对于艺术史上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鉴赏能力。以此满足对历史和当下的艺术作品有鉴赏和辨别能力。这有利于让年轻的艺术管理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迅速形成对作品的价值判断,无论是作为策展人还是画廊从业者,这都是一种必须素质。“一张伶俐的嘴”,就是指作为一个艺术管理者的表达能力。艺术管理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实践专业。人际交流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作为专业的艺术管理者,应该把他的艺术史论的知识、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语言逻辑感染观众,打动艺术赞助者。头脑中的知识应该能够迅速转化为语言,同时形成有逻辑的情感表达。以上两种能力是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训练,是贯穿在所有的专业课当中的。为此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都采取个人和小组作业的形式。通过通过写作、设计PPT和10分钟陈述训练,达到脑口心的统一——也就是逻辑、表达和情感的统一。10分钟陈述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对未来艺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仅要在之前形成文本、设计视觉,还要把握时间,力求在10分钟内清晰完整的表达艺术管理项目计划和内容。由于10分钟陈述训练是渗透在各门课程当中的,使得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的本科同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当然上述艺术管理本科的基本功训练是建立在专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艺术管理专业写作也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基本功训练。因为在各类艺术管理活动中,文本写作是最基本的工作,无论是计划的编制、策划报告的撰写,还是项目规划、评估文本的写作,以及在美术领域,还有更多的是新闻通稿、专题采访、媒体评论综述等写作文本。作为专业的被管理者,文本写作的水平高低和质量,是衡量年轻的“被管理者”基本能力的重要方面,这些文本在实战当中被上级领导改动得越少,说明“被管理者”的基本功越好。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个专业分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成立,学院围绕专业与学科建设进行了全面教学改革,是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起点;2017年,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中央美术学院牵头申报并成功获批“艺术管理”本科新专业(专业代码:130102T),开启中国艺术管理本科教育新篇章,迅速引领中国艺术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新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得到了完整的构建,其培养方案不断修正改进。对标“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开始全面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2015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成立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获批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

1. 通过细化招生要求,从生源优化对口人才的选拔机制。自2018年本科招生伊始,全面深化招生改革,专业试题命题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考察考生美术鉴赏知识点的同时,兼顾考察考生对于作品判断、分类和选择的能力。招生改革后,专业录取生源均在本科一批次录取线上,学生对于专业认知清晰,具备基本艺术感知力。

2. 专业课程设置,强化艺术基础,突出学科交叉。艺术管理作为交叉学科,要以艺术为本,兼顾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后,增设“视觉艺术基础”和“视觉艺术专题”两门核心专业课程,并加强“艺术门类与实践”课程比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感知艺术的能力;同时,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将经济学与管理学纳入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多层次课程的交叉学习,为进阶阶段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显著提升。

3. 深化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工作室实行工作室制,引进业界资源,培养精专的实践人才。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坚持并不断完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形成下乡写生、联合课程、社会调查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向;在全国首推工作室教学,引导学生在“宽基础”理论学习后,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工作室专业学习,培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现已开设有“美术博物馆管理”“艺术商业管理”“艺术出版与传媒管理”“艺术展览策划管理”以及“艺术治疗”五个工作室,采用“小班工作室授课”+“项目制”的育人模式,3位工作室老师对每届6-7名本科生,实施精英教育,并大量引进业界资源开设实践课程,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操作和实战技能。

工作室展现实践教学成果

经过几届学生毕业,完成了艺术管理本科教学体系的几个轮回,通过毕业生的工作和深造情况我,即使修正本科教学,不断深化体系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夯实基础。

三、作为学科的艺术管理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管理学科成功申报并入围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成为建设名单中唯一一所视觉艺术管理学科立项单位;2021年,“作为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与实践”项目入围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作为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新兴学科,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事实上,20年以来,艺术管理是否可以作为学科的存在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首先,在中国的学科划分当中,艺术管理被作为艺术学理论下的二级学科,但艺术学理论的专家多来自综合大学,基本上是从事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专家,从事艺术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掌握了艺术学理论及其二级学科的话语权;而真正从事艺术管理教育的专家学者,几乎没有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其次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学科构建还是在一个建设过程之中,与老学科相比有许多地方不完善,而它的实践学科属性使很多人质疑它能否成为学科,很多老学科的专家从根本上否认这个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认为艺术管理是搞经营、搞管理、做生意,不做学问,更谈不上学科建设。然而,艺术管理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世界上大部分高校的艺术管理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以研究生阶段为主,少有本科专业,这使得艺术管理作为学科建设的水平要远高于本科专业建设。中国艺术管理从本科专业起步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它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为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同步展开的,2003年,我们招收了首届艺术管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招收了全日制学生50名,他们通过研究生主要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研究生同等学力,并在外语合格后撰写硕士论文,通过答辩获得学位,这样的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办了九届,大部分人获得了同等学力,少部分人获得了硕士学位。这种班的举办是一种尝试——欧美大部分名校的艺术管理硕士申请都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不是本科应届直接报考——我们尝试一种中国的但与国际接轨的学科人才培养方式。2004年艺术管理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此后招收了博士研究生。

通过研究生的培养,逐步确定了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方向,尤其是对于艺术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在我们看来,艺术管理学科是一个多种智性学科的交叉地带,最早从商学院的工商管理脱胎发芽,到在艺术领域生根生长,到多种学科渗透开花结果,艺术管理是艺术学(包括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各门类)、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融合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在欧美艺术管理研究既在商学院开办、也办在各种音乐、戏剧、舞蹈和视觉艺术门类当中,甚至还办在经济学院当中。

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有著名的经济学院,而其文化管理研究生项目是在经济学院中获经济学学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设在了教育学院中,获得的是教育学的学位;多伦多大学的艺术管理则是在商学院里设立,与MBA项目获得同样的学位……凡此总总,艺术管理作为学科建设的丰富性也是它的复杂性,它绝非像一个传统学科那样一目了然,清彻见底。但无庸置疑的是,艺术管理作为学科,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艺术管理学科的特点就是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一旦僵死就是这个学科的死亡,这使得这个学科有无限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正是这一学科特点给了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带来后发优势,也给了我们超越欧美成为世界一流乃至世界领先的机会,而当前我们正在面临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20年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明确了视觉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方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新的独立学科,厘清多年缠绕艺术管理学界的问题,即艺术管理的重点是在艺术,还是在管理;明确艺术管理的重点是艺术,学科发展上是艺术学为主,管理学为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都应被纳入艺术管理学科交叉建设的视野。

第二,分步设立了视觉艺术管理的学科内容与范畴,包括艺术管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美术博物馆学研究、艺术品市场研究、展览策划与展览管理研究、艺术经济学研究、艺术商业研究、艺术法研究、文化政策研究、艺术产业研究等研究范畴,研究方向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细化,如开设艺术产业园区研究、国家形象与文化政策研究、艺术与乡村振兴研究等。

第三,构建了艺术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是培养“专业的被管理者”,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的管理者”,乃至艺术机构和行业未来的领导者;研究生招生强调跨界,20年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的研究生队伍是一去由全国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组成的跨界精英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有两个方面是必须完成的:一是所有研究生必须选修2-3门外教的全英语专业课程,二是采取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研究生必须有全职的专业实习。

第四,提升艺术管理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打通学界和业界,使得业界和学界使用一套话语体系,在相同的语境中交流,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用了50年左右做到了这一点;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要从适应艺术行业发展,到引领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提升艺术管理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得业界能够从学界的学科建设中获益。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从一开始就紧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强调专业区域建设的直接参与,对新兴产业的强劲支撑以及对社会建设的反哺。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们注意到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已经具备了可以借道超车,成为世界领先学科的可能性,即借科技之道超越发达国家的传统艺术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尤其中国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仿真四个科技领域的领先和活跃,在艺术管理教育和行业中的应用会给予中国艺术机构管理和学科引领更多的机会。

四、全球视域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20年来,我们坚定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学术对话与交流,构建世界一流教育平台和育人环境。我们始终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思路,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的国际平台搭建,先后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院校,美国博物馆联盟、德国卡塞尔文献展资料库、英国弗里兹国际艺术博览会等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在教师互换、学生交换、组织国外考察学习、共建春夏季学院课程,以及开展国际实践项目等多方面展开合作。我们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每年互派教授和互换学生已经持续十年;而与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生夏季学院课程持续了七年,每年都由中德双方师生一起在北京、上海和柏林、卡塞尔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夏季课程,访问80余个中德艺术机构。

近三年疫情爆发,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临重大挑战,我们积极面对,迅速调整方案,把国际交流重点转为以线上研讨、线上课程讲授方式开展,不断开拓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配合高端人才引入计划,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管理学院(IKM)创立者与前任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教授合作,探索实验性工作坊课程,课程始于理论与研究方法讲授,落地于实体实践项目。《博伊斯的宇宙:二十世纪前卫艺术家的创作与生活》课程,延伸实践德国驻华大使馆《博伊斯与卡塞尔文献展》展览项目,而《策划城市:有关艺术、城市空间与公共利益》课程则远程连线,实践“策划城市”理论启发下的城市更新探索,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呈现“艺术诊所”策展实践。

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艺术史教授钱志坚教授(《当代艺术的主题与动向》)、金融领域资深专家熊恺(《艺术经济学十八讲》)等多位专家学者开设课程。与此同时,学院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坊课程助理讲师,协助教授组织课堂,参与研讨,此举运行多年,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梯队建设。

20年来,我们构建了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水平卓越、教学能力突出、层次结构合理且契合专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在核心课程教学中,采取教授主导、年轻教师助教的模式,以此带动和提升年轻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师资队伍融合美术史论、造型和设计等不同专业教师,实现学科跨界和专业交叉;聘请国内外业界和学界专家,在教学中实行校内校外共同治学的“双导师制”,即学界和业界专家共同指导研究生教学与实践教学。

至今,已聘用十余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业界影响力的专家参与并指导教学与科研工作,包括:雅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谢小凡、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品牌专家、国信品牌评价研究院院长杨曦伦,以及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彤等。央美艺管的师资队伍由内及外,由学界延展到业界,研究生导师团队也是由来自中外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专家组成的,形成了以老带新、内外互动、学界业界交融的优秀教学团队。

五、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构建央美艺术管理“两院一所”学科格局

中央美术学院在筹备成立独立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同时,也在筹备一个全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是2015年中法建交50周年两国总理见证签署的唯一教育合作项目协议,学院于2019年9月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并招收首届学生。这是中国艺术院校中第一所获批正式招生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通过与法国索邦大学、凯致(KEDGE)商学院的合作,培养艺术管理、创意产业管理、设计管理中法双学位本科学生。

该学院的建立,使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具有国际标准和品质的艺术管理、设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有效推动“视觉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2021-2022学年,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在读本硕博239人,(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660人,在培养规模与培养模式上,中央美术学院一举成为了国内视觉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领头力量。

2016年6月,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右后)

与法国教育部官员(左后)在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

见证中法四校签订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合作协议》

中央美术学院“两院一所”视觉艺术管理高精尖学科建设格局,由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和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三部分组成。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下设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人民币艺术研究中心、东南亚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法研究中心、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以及艺术治疗研究中心,与视觉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互通互融,相互促进。近10多年来,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完成了国家重大研究和国际交流项目,主要的成果有:

1. 通过艺术管理学科科研与协同创新项目的开展,服务于 “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人民币艺术研究中心、东南亚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法研究中心、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以及艺术治疗研究中心,与视觉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互通互融,相互促进。

2. 结合专业优长,聚焦全球艺术品市场研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与文旅部长期合作),在艺术市场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至今,持续接受文旅部、北京市文旅局委托,编辑出版《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白皮书),开展《北京艺术品市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研究课题。同时在中央美术学院挂牌全球艺术品市场研究学会中国分会,参与全球艺术品市场研究项目。

3.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2016-2021年连续六届举办“艺术产业园区论坛”,联合全国9家代表性产业园区,发起成立“中国艺术产业园区联盟”,引领艺术品市场、艺术商业、艺术产业园区、文化机构治理、文化政策、美术博物馆、城乡艺术规划与治理的行业发展。

4. 加强横向研究课题,开展国家形象与文化政策研究。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合作,展开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与提升设计研究工作,合作成立人民币艺术研究中心。并以此为契机,围绕艺术管理学科建设,2019年起新增“国家形象与国家文化政策研究”硕士方向,为未来国家形象设计培养高精尖人才。

5. 通过策划与组织国际艺术展览,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重要展览;并于2015-2018年连续四年在美国纽约总体策划、总体组织、总体实施文化部主办的重点项目“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系列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6. 通过筹备组织“世界艺术管理大会”、“艺术品市场国际论坛”、创意之路•国际艺术与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发展战略研讨会”、“和而不同——艺术治疗国际论坛”,以及“艺术法国际论坛”等学术品牌活动等一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服务视觉艺术管理国际化发展。

改革开放40年,艺术产业园区升级3.0再谋新发展

——第三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招商蛇口举行

六、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以科技推动美育建设

应时代之需,视觉艺术管理学科多年来积极探索数字交互技术在策展教学、实践与美育传播方面的运用。2014年起筹建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2019年与2021年分别自主研发“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国家级)和“博物馆美育课程虚拟实验项目”(省部级)并免费开放,推广应用。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两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发挥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弥补了无法线下开展教学实践的局限,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不仅是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还旨在通过打通策展与美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在内容研发、人才培养及美育资源方面共建共享。针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美术馆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联合全国30余家省市重点艺术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建设专业、丰富且支持共享的艺术资源数据库,容量达到8万余件。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使美育工作进入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立足于美育资源的知识生产,做到线上线下对全国的覆盖。

建设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

助力专业教学改革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管理与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是同步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把2022年定为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二十年。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下一个十年,将是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伴随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文科、双一流背景下学科交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十年,是构筑艺术管理学科中国学派、与国际全面对话的十年。经过20年的发展,艺术管理学科已经成为显学,其社会认知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学科内在的观念建制仍显不足,面向未来,需要回归到学科本体,面对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研究。

而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视觉艺术管理学科有义务担当起构建艺术管理学科专业国家标准之重任;结合未来艺术机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的前瞻性、研究性、实验性探索;我们提出“5G时代的艺术管理”、“全球艺术品市场”、“美术博物馆策展与数字化美育”等前沿命题,不断拓展艺术管理的学科边界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中国问题、中国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在“研学产”一体化中培养社会与行业需要,具备开放国际视野、实践创新能力,适应未来艺术发展的新时代视觉艺术管理人才。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