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职硕士_英国在职硕士报考条件要求

留学在线   2024-06-07 11:41:27

分享:

在职研究生教育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从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迈进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心开始从职前教育和单纯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向职后教育和学术型、应用型并举的方向转移。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其学制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发挥着全日制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一、西方发达国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

1. 学习形式适应以不离岗为主体的制度规范。

在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发展形成并完善的教学制度中,最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是学分制、弹性学制及前提注册制。

2. 教学内容上,已开始由文化课、基础课为主向专业能力和专业新知识更新的方向转移。

3. 非全日制教育主要侧重于应用性学科。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在美国,1975年至1982年,其他学科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入学人数增速较慢,唯独计算机领域一枝独秀,从4000人增至11000人,7年共增长175%,年均增长25%。1992年,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共363所,约有注册研究生37.5万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0万人,约占27.7%。其中物理与数学领域占26%,生命科学领域占15.4%,社会与行为科学领域占30%,工程领域占33.7%。

二、因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理念,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习形式分为三种模式。

1. 论文型学位。这主要是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采用的培养模式。这些国家接受和保持了从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研究生教育强调研究型、学术型培养模式的传统。即在培养和学位授予上偏重科研而非教学和学习。其价值取向,把培养科学研究者和发展人类文化科学作为主要任务,重视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在大学讲座附设的研究所进行,学生以助手形式跟随导师从事科研,最后以学术成果取得学位。整个培养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也无课程及学分的要求。

2. 课程型学位。这主要是美国采用的培养模式。美国自1876年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创立了专业化(教学-科研统一型)培养模式,强调了教学、科研因素在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和本质上的统一性。但美国研究生教育强调系统的知识学习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性。从七十年代起,课程型(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已占主导地位。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卫生、教育和商业管理等专业中的课程型学位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硕士层次中的科学学位。但是博士层次,科学学位仍占主导,课程型(专业学位)只在部分大学的部分学科内成为最终层次和目标。

3. 论文、课程分别型学位。这主要是在日本采取的制度和培养模式。即两种类型学位从入学、培养到学位授予和目标上均有较明显区别。课程型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应用人才,强调课程教学,在学位授予上课程成绩与论文并重,但以课程为主;论文型学位的目标是培养研究人才,强调科研和课程教学,在学位授予上以论文为主。

三、培养过程与环节的主要特征

1. 实行“宽进严出”政策。目前英、美、日三国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人口如同全日制一样,一般均实行 “宽进”的政策,如基本的要求是:本科学历和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对直接攻读论文博士基本要求为: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7至8年的工作经历;必须有本科学历但不一定要有硕士学位。美国有个别学校对仅有专科学历但科研成果特别优秀的也予以通过入学;英国个别大学(如萨里大学)还为非常特殊专业的需要设立了准特别研究生(Associate Felow),学生通过项目研究报告评估,可获得此称号。在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入学注册主要有四种方式:与全日制学生同步;专门开设的晚间或周末课程;集中开设的专业班,集中于工商管理和计算机技术;远程和网上教育。美国对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学分制注册的办法,学分一般不多于12个学分,不少于3个学分。在“严出”方面,美国抓住课程学习综合考试(终结性考试)和论文开题答辩两个关键环节;英国、德国、日本均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其中日本博士学位的淘汰类最高,要取得学位非常不容易。

2. 学制相通。学习形式可灵活转移。在英国,研究型与课程型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一般分别为2至3年或2至 4年,远程学习一般为2至5年。在美国,从学士至博士学位的时间因学科差异而表现不同,一般平均为8至9年;科学和工程类为7至8年,其中物理学为7年; 社会科学为11年。学习形式相通,可灵活转移。在美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形式可互相转换。以12学分为界,以上者可为全日制,以下者可为非全日制,以此可尊重研究生学习、生活、经济、家庭的各种变化,如经济来源中断,照料家庭和孩子、受聘高薪职位、因病等。与此同时,非全日制学生也可转换为全日制学生。

3. 实行全成本收费。欧美政府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不提供任何资助或拨款,少量的资助来源为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此前提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实行全成本收费。大量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研(PA)、助教(TA)等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提供给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学生一般无资格申请获得。具体收费方法与全日制学生相同,是按所学课程学分收费,另外还有一项课程注册收费。收费标准各校不尽相同,学校有充分的决定权。

从以上分析可见,发达国家在职研究生教育强调的是终生教育,学生从实践中来,毕业后又回到实践中去,是造就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分享:

在职研究生教育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从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迈进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心开始从职前教育和单纯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向职后教育和学术型、应用型并举的方向转移。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其学制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发挥着全日制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一、西方发达国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

1. 学习形式适应以不离岗为主体的制度规范。

在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发展形成并完善的教学制度中,最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是学分制、弹性学制及前提注册制。

2. 教学内容上,已开始由文化课、基础课为主向专业能力和专业新知识更新的方向转移。

3. 非全日制教育主要侧重于应用性学科。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在美国,1975年至1982年,其他学科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入学人数增速较慢,唯独计算机领域一枝独秀,从4000人增至11000人,7年共增长175%,年均增长25%。1992年,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共363所,约有注册研究生37.5万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0万人,约占27.7%。其中物理与数学领域占26%,生命科学领域占15.4%,社会与行为科学领域占30%,工程领域占33.7%。

二、因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理念,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习形式分为三种模式。

1. 论文型学位。这主要是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采用的培养模式。这些国家接受和保持了从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研究生教育强调研究型、学术型培养模式的传统。即在培养和学位授予上偏重科研而非教学和学习。其价值取向,把培养科学研究者和发展人类文化科学作为主要任务,重视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在大学讲座附设的研究所进行,学生以助手形式跟随导师从事科研,最后以学术成果取得学位。整个培养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也无课程及学分的要求。

2. 课程型学位。这主要是美国采用的培养模式。美国自1876年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创立了专业化(教学-科研统一型)培养模式,强调了教学、科研因素在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和本质上的统一性。但美国研究生教育强调系统的知识学习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性。从七十年代起,课程型(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已占主导地位。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卫生、教育和商业管理等专业中的课程型学位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硕士层次中的科学学位。但是博士层次,科学学位仍占主导,课程型(专业学位)只在部分大学的部分学科内成为最终层次和目标。

3. 论文、课程分别型学位。这主要是在日本采取的制度和培养模式。即两种类型学位从入学、培养到学位授予和目标上均有较明显区别。课程型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应用人才,强调课程教学,在学位授予上课程成绩与论文并重,但以课程为主;论文型学位的目标是培养研究人才,强调科研和课程教学,在学位授予上以论文为主。

三、培养过程与环节的主要特征

1. 实行“宽进严出”政策。目前英、美、日三国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人口如同全日制一样,一般均实行 “宽进”的政策,如基本的要求是:本科学历和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对直接攻读论文博士基本要求为: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7至8年的工作经历;必须有本科学历但不一定要有硕士学位。

美国有个别学校对仅有专科学历但科研成果特别优秀的也予以通过入学;英国个别大学(如萨里大学)还为非常特殊专业的需要设立了准特别研究生(Associate Felow),学生通过项目研究报告评估,可获得此称号。在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入学注册主要有四种方式:与全日制学生同步;专门开设的晚间或周末课程;集中开设的专业班,集中于工商管理和计算机技术;远程和网上教育。美国对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学分制注册的办法,学分一般不多于12个学分,不少于3个学分。在“严出”方面,美国抓住课程学习综合考试(终结性考试)和论文开题答辩两个关键环节;英国、德国、日本均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其中日本博士学位的淘汰类最高,要取得学位非常不容易。

2. 学制相通。学习形式可灵活转移。在英国,研究型与课程型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一般分别为2至3年或2至 4年,远程学习一般为2至5年。在美国,从学士至博士学位的时间因学科差异而表现不同,一般平均为8至9年;科学和工程类为7至8年,其中物理学为7年; 社会科学为11年。学习形式相通,可灵活转移。在美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形式可互相转换。以12学分为界,以上者可为全日制,以下者可为非全日制,以此可尊重研究生学习、生活、经济、家庭的各种变化,如经济来源中断,照料家庭和孩子、受聘高薪职位、因病等。与此同时,非全日制学生也可转换为全日制学生。

3. 实行全成本收费。欧美政府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不提供任何资助或拨款,少量的资助来源为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此前提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实行全成本收费。大量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研(PA)、助教(TA)等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提供给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学生一般无资格申请获得。具体收费方法与全日制学生相同,是按所学课程学分收费,另外还有一项课程注册收费。收费标准各校不尽相同,学校有充分的决定权。

从以上分析可见,发达国家在职研究生教育强调的是终生教育,学生从实践中来,毕业后又回到实践中去,是造就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