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在线 2024-09-05 11:00:19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 Drama,简称市政厅学院)成立于1880年,直属伦敦金融城政府(Cityof London Corporation),是享誉全球的知名艺术学府,曾在2013、2014年被英国《卫报》大学指南评为艺术类院校第一名,并在今年被其列为全英最佳音乐学院。
市政厅学院现有来自约60个国家的近千名学生,致力于为表演、音乐、舞台管理及技术剧场专业人士创造启发灵感的艺术创作环境,多年来培养了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蒂朵(Dido)等等诸多著名歌手和演员,是享誉全球的艺术家摇篮。
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的米尔顿苑新校区2013年投入使用(摄影:Hugo Glendinning)
该校几年前开始在香港和北京开设考点,吸引越来越多中国学生。与此同时,还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开办了话剧影视表演本科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这一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中戏学习,大二、大三在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学习,最后一年回到北京完成学业。第一批12名中国学生已在伦敦进入在这里的第二年。
英国教育周刊一行来到市政厅学院访问,该校戏剧系形体总监丹尼尔·麦格夫(Daniel·McGrath)带记者参观其丝绸街(Silk Street)老校区和米尔顿苑(Milton Court)的新校区,了解世界各国的学生的学习状况。
中央戏剧学院几年前与该校取得联系,创立了话剧影视表演本科双学位课程,并在过去的3、4年来逐步完善。作为课程负责人的麦格夫透露,整个过程没有遭遇多少困难,与中戏的合作非常顺利,“我们跟对方不但是同事,也成为了朋友”。
伦敦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戏剧系形体总监麦格夫对中国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摄影:子川)
不仅是中英教学的简单结合
据了解,目前在市政厅学院读大三的学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批,他们进步非常快。麦格夫表示,令人兴奋的是,这个专业的发展已超过其最初的目的。“我们试着找到它存在的艺术理由,我一直强烈地认为,这个课程不仅是各方面培训的混合体—中式教学和英式教学的结合;凭我对中国表演的了解,双方也有相似之处,中戏非常明确想要什么,即以自然主义戏剧训练为主,开拓演员的表演能力;因此,我们不是将不同的教学方式简单地混合在一起,而是找到一个明确的概念”,他说。
麦格夫坦言,一开始有人觉得语言是一个问题。“我在欧洲各地教过表演,市政厅学院也有招收国际学生的传统,如何应付语言障碍一直是一个问题,但因为中戏的学生之后都要回到中国工作,所以语言不是问题。”
他解释:“在安排课程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剧本文本上,与各个不同文本之间联系起来;在选角的时候,我们无须将中国学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任何情况都是可能的;我要了解他们如何体会角色、如何从职业的角度认同角色的需求、如何用自身所学面对排戏的挑战,这给了他们很多自由度;而双学位为期四年,有更多机会深度领会问题”。
作为形体总监,他注重自然、实用的动作,纯净的声音,用发声与文本的涵义和语言,将方法派等经典表演理论应用到排练中。
麦格夫觉得,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中英两种教学混在一起,学生会难以领会教学要求—野心太大、想做太多事情是危险的。“从形体的角度,中国学生很容易做到,因为没有语言障碍,然后才是语言、文本的主题。”
市政厅学院米尔顿苑新校区内有一间能够容纳600余人的音乐厅(摄影:Morley von Sternberg)
中国学生的表现令人惊喜
三年前麦格夫参与了这些中国学生的艺考面试,他们来到市政厅学院之后的进步令他感到吃惊。“有很多原因可能使他们止步不前,比如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学习—就像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迥异的教学方式等等,但包括我在内的教师发现,中国学生比预期的更有创造力,甚至超过其它国家的学生”。
在他看来,这一点令人惊喜,因为大家都以为中国学生会比较安静。“他们非常了解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完全明白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以及达成这一目标的难度;而英国的教学有时倾向于对表演效果有一个预估,造成教学不够深入;综合来看,中国学生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双学位课程目前有12名中戏大三学生在市政厅学院学习。今年2月申请的人数上万,麦格夫和同事在5天内共面试了400人。 “面试是中文进行的,我审视申请者的动作、即兴表演和声乐水平;我不懂中文,中国同事们会告知面试的大致内容,但我们其实能够看懂一些东西,比如,辨识度较高的莎士比亚戏剧片段。”
麦格夫表示,戏剧不仅关乎文化认同,它超越所有的界限,双学位课程使这一点更加明确。他与中戏的同事们一起讨论、挑选优秀的申请者,整个面试的过程非常严谨,用了很多时间,学生们非常努力。双学位课程纳入中戏招生的第一年,表演系通过面试共录取了50人,其中25人选择英国班,但必须达到相关雅思成绩要求才能到伦敦深造。
攻读双学位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会回到中国,在戏剧界工作,也有机会在影视界崭露头角,麦格夫还希望他们有打入国际的潜力,而这又涉及到语言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学生中可能产生国际著名演员—中国电影工业在快速增长,美国和英国市场中会看到更多华人面孔”,他非常乐观。
近年来市政厅学院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增多,图为上海歌剧院在该校上演由作曲家温德清用西方音乐技法创作的中国原创歌剧《赌命》(Wager)剧照。
希望国际市场打破族裔鸿沟
麦格夫承认,在国际市场,因为有关于华人演员能带来什么的预期,比如功夫,大家会以为他们在动作方面出色,这也是事实。“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他觉得,法国演员也很难打入美国市场,他们总是扮演一些特定角色,英国演员也是如此;美国有很大规模的亚洲和东南亚人口,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移民。业界已经发现,作为少数族裔,眼光必须超过自身族群,不能只依靠这一自然产生的市场。
他认为,各大表演艺术机构也必须冲破刻板印象的限制,为其它族裔演员创造机会,接受有英文字幕的外语电影。“我非常希望,市场必须意识到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机会大于问题,而双学位就是关乎如此—不是迷失在语言难题中,而是通过这一点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希望中国学生不被体系限制
麦格夫从中国学生身上看到,他们对戏剧有明确的理解,但其经验是非常有限的,这使得戏剧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够大。“所以我希望双学位通过学习,成为戏剧的前锋兵,而不是被固有的戏剧体系所限制住,希望他们能够为经典作品带来全新的视角。”
“比如,莎士比亚在中国非常流行,我希望没有中国演员感到,他们需要被英国人或美国人告知应该如何表演;我建议中国学生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成为戏剧创作者和戏剧制作者”,他强调。
麦格夫(左)接受英国教育周刊主编子川专访
麦格夫想对有意报名双学位课程的中国学生说,他们需要意识到,这个课程不是用来练习的,他们不会学到已知的东西,而是将会学到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内容。“一个年轻演员必须足够勇敢,不仅能够看到困难,也要看到问题的不同之处,要有足够的自律才能不被这一点打败,还会因为将自身才华和能力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要对此感到兴奋。”
“因为一切都是全新的,这非常具有挑战性;学生在接受做演员的培训,如果他们能够表演得好,那么就能够成为创造者;我想要他们了解自身在创造戏剧或影视中的角色,他们必须意识到,是在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而成为作品的创造者。”
如果您对伦敦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感兴趣,欢迎参加2018年英国青少年艺术教育研修营,届时我们将与相关负责人展开讨论,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校。
2023-11-19
2021-11-09
2024-01-26
2021-11-19
2022-06-23
2024-08-29
2022-12-15
2021-12-20
2022-01-19
2023-06-09
2024-09-01
2023-06-26
2020-02-20
2023-06-14
2024-08-30
2021-03-17
2021-10-25
2020-12-30
2020-02-20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