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在线 2024-09-12 16:20:55
备受关注的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公布了,除了英美高校之外,具有出色表现的就是当属中国高校了,这也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卓越影响力以及不断攀升的学术水平。
在今年的排名中,共有101所大学的882个项目在54个学科中入榜——较上一年的851个项目有所增加,仅次于美英,排名全球前三!
全球高校排名亮点比起综合排名,学科排名更能让我们看到每个学校更擅长哪个领域,以及给在选校时“专业优先”的同学们更多的参考。
本次排名对5大主题、55个学科进行排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了音乐学科,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榜单也有所扩大。最终共有1559所大学上榜,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内的64所学校为首次上榜。
排名所使用的5个关键指标包括:
●学术声誉
●雇主声誉
●篇均论文引用
●H指数
●国际研究网络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各校的具体表现吧!
在亚洲范围内,中国(大陆)在Top 10中获得排名上榜学科总数第二名,仅次于第一名新加坡。
本次排名结果显示,美国大学在32个学科领域喜提TOP1地位,哈佛大学依旧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在19个学科中排名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1个学科中领先。
其中在全美最火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中,MIT、CMU、斯坦福仍是世界前三大巨头,尤其是CMU以耀眼的成绩稳坐世界CS专业宝座。
英国大学在16个学科中排名第一。牛津大学在4个学科中位居榜首,其次是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皇家艺术学院和皇家音乐学院,分别在2个学科中夺冠。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拥有全球最多的排名前100的学科,分别有53个和52个学科入围Top100。
中国大陆高校在QS学科排名中的表现在入榜的高校数量方面,中国大陆共有101所大学的882个项目在54个学科中入榜——较上一年的851个项目有所增加,入榜数量全球第三高,仅次于美国及英国。
其中,中国内地共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强,分别为清华大学(4个)、北京大学(2个)、中国农业大学(1个)和上海音乐学院(1个)。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高等学府学术重镇,其强大的学科实力早已享誉全球,中国农大作为农业领域的佼佼者,其学科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上海音乐学院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本次排名中带给人们不小的惊喜。
22所中国内地高校的123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强。其中北京大学35个,清华大学29个,上海交通大学13个学科跻身世界前50。
我国内地高校中,北京大学总上榜学科数量最多,共有44个;复旦大学共有43个,清华大学共有42个,总上榜学科数位列前三席。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总上榜学科数也在35个以上。
此外浙大、武大、南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师范大等高校也均位列前十,展现了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的全面开花。特别是同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均有着不俗的表现,成为本次排名中的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C9高校中,哈工大、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未跻身前十名,这并非意味着这些高校在学术水平上有所欠缺,而是由于QS排名体系更侧重于综合性学科的评估,对于偏重理工的高校来说并不十分友好。
清华大学4个学科跻身全球Top10
在亚洲范围内,中国大陆在Top10学科排名中获得的入榜数量位列第二,八个项目进入Top10,相比之下新加坡以29个项目领先。中国大陆高校在Top20中也保有较高的入榜数,33个项目进入Top20,新加坡则有51个。
此外,中国大陆分别有123个、256个学科项目进入Top 100、Top 200排名,走在前列。
排名全球Top 20的中国大陆高校及学科
北京大学以44个入榜数量位居中国大陆高校之首,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其总体排名表现提高了25%。该校的现代语言学挤进全球前十名,古典文学与古代史排名第十。
紧随其后的复旦大学有43个学科入榜,比去年多七个。
清华大学有42个项目入围,较上年增加两个,并且以四个项目跻身全球Top10脱颖而出,这个数量高于其他任何中国大陆高校。这四个项目分别为:艺术史、土木工程、建筑与建造环境、环境科学,分别排名全球第五、第六、第八、第十。
中国科学院首次入榜,共有17个学科项目入选。四川大学表现突出,82%的入榜学科项目在排名中有所上升。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分别取得59%、56%的排名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与林业学领域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上海音乐学院(SHCM)在音乐学科中获得了第十名,这也是该学科在QS排名中的首次出现。
中国大陆高校上榜数靠前的十大学科
今年的排名结果显示,化学是中国大陆高校最受国际认可的学科,有49个高校入榜。其中,北京大学在化学领域荣获中国大陆最高排名,全球排名上升五位,位列第13。
紧随其后的是生物科学,有48个高校入榜,清华大学在该学科领先,上升了八位,全球排名第24。
材料科学成为中国大陆高校入榜数第三多的学科。然而,清华大学在本次排名中下降了两位,跌出了前十名。
STEM学科——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及生命科学方面,中国大陆高校也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在计算机科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取得了显著进步,上升四位至全球第11名。该校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排名表现也很突出,排名同比上升两位,位列全球第13。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国际化水平日益增长。”QS高级副总裁Ben Sowter表示,上海音乐学院(SHCM)随新引入的音乐学科进入排名,正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扩展学术版图的最佳证明之一。
Ben Sowter提到,尽管本次排名中国大陆高校在学术声誉方面有所下滑,但是国际雇主对中国高等教育更加青睐,这表明中国大陆学术机构有进一步与全球学术界合作共赢的接轨机会,这种接轨可以提升中国大陆高校在各个领域内研究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四所中国大陆高校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排名全球前50。Ben Sowter称,中国大陆正在成为第五次产业革命中的关键力量。
香港高校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的表现香港大学:港大的牙科学及教育学分别名列全球第三及第七位!今年,港大上榜的49个学科,有30个学科名列全球前50位,其中11个学科更是全球排名首25名。突显港大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卓越表现。
今年,港大上榜的49个学科,有30个学科名列前50位。其中11个学科更是全球排名首25名,包括建筑与建造环境(第12位)、地理学(第14位)、语言学(第15位)、土木和结构工程学 (第20位)、法律学(第20位)、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第21位)、现代语言学(第22位)、社会学(第24位)、以及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第25位)。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的护理学名列全球第八!今年,港中大有19个学科名列前50位。在香港高校中,港中大的医学、护理学、体育、人类学、传媒学、哲学、神学、神学与宗教研究和古典文学与古代史学科排名第一。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名列全球第十!今年有12个学科跻身全球首50位,并有13个学科位列全港第一,多个工程与技术相关学科亦名列全球百强。
香港理工大学:港理大在QS 2024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再创佳绩,其中五个学科跻身全球首20位,分别是酒店管理 (第11位) 、土木工程 (第14位) 、建筑与建造环境 (第14位)、艺术与设计(第19位) 、市场营销(第19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市场营销首次进入全球首20位。并且,有四个学科位列全港第一,多个工程与技术相关的学科亦名列全球百强。
在今年的新排名榜单中,理大还有三个学科位列全球前50位,包括护理学(第31位)、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第32位)、环境科学(第46位),其中护理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也是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50之列。
香港理工大学还有21个学科位列全球首100位之内,当中多个为工程与技术相关学科,包括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电子电气工程、工程与技术(学科领域),以及机械、航空和制造工程。
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在2024QS世界学科排名中,有15个学科跻身全球百强!
此外,具体到5大学术领域综合排名,香港都有大学打入世界百强!
涵盖商科、传媒等热门专业的社会科学与管理,香港6所院校上榜,其中5所拿到百强席位。由港大,以全球排名第32领衔。
艺术与人文领域,今年也依旧由港大排头,排在全球第32。港中文进步3名,今年是47名。港城大的表现也不错,对比去年跃升25个位次!港理大也勤勤恳恳地进入到了前100的阵营,相较去年上涨38位!
工程与技术领域则由港科大独树一帜,世界排名第52,港大和港理工紧随其后,也在百强,分别位列80和97。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港大和港中文双双进入前50,在全球第31和48名。
自然科学领域,港科大和港大是唯二进入世界前100名的港校,分别在第85和第89名。
具体到学科细分排名,香港9所大学共有204个学科上榜。相比去年,有91个(45%)学科名次晋级,51个维持不变(25%),35个下跌(17%)。另外,27个学科(13%)新上榜。
今年有129个学科打入全球100名内,当中70个学科获评全球前50名,数量为亚洲第三!15个学科位列全球20大,较去年多3科,且绝大多数名次都有所上升。
4个高踞全球10大!包括,排名较去年维持不变的港大牙医,全球第3。全球第7的港大教育,比去年前进1名。港中大护理也很猛,直接往前进了8名,从第16来到第8,港科大的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称得上闪亮登场了,开局就是第10名。
2021-04-01
2020-02-20
2021-12-03
2023-05-16
2023-10-19
2022-04-24
2024-09-03
2023-09-21
2023-01-30
2023-06-08
2024-06-23
2023-09-27
2022-02-07
2023-07-08
2023-06-01
2020-12-31
2022-02-14
2021-09-07
2023-05-30
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