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出国读研哪个国家好

留学在线   2024-09-21 17:40:22

有啊!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出国学建筑变得没有意义。

出去读完,然后把这件事情彻底抛诸脑后,好好脚踏实地做事情了,否则心里总是有这么一关过不去(并成为发展不利的理由)。了解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是一个阶段定论者,你所处在的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社会阶层和社交资源环境(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学业)。正所谓一招先吃遍天嘛,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那很大程度上你也无法接触到商业和产业,只能好好读书毕业并考上大学才能去想下一个阶段的事情。

这个道理应用到大部分事情上都是成立的,以下我举三个我亲历的例子:

(一)马岩松和他的MAD

当初我想清楚这件事的时候,是在MAD实习的一个晚上,和哥大毕业的同事Bennet在公司旁边的Cafe dela post喝酒时一席对话。他经历了MAD的初创和发展期,早年老马在美国读完书也工作了几年,在纽约成立了这么一个小公司没接到啥活儿,之后回国竞得鄂尔多斯博物馆并接到了红螺会所。

在当年的中国市场,除了他以外没有国内建筑师做曲面建筑,他借助这两个项目在圈内火了一阵,但这只是第一个阶段。

后续竞标不断,陆陆续续通过市场中独特的辨识度拿到一些项目。(我一直在说市场,因为我认为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大,如今再用同样的路数可能行不通的)

真正把这个公司变成国际知名的独立事务所的是梦露大厦,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顺着这个项目的宣传,MAD的合伙人们尝到了互联网营销的甜头。

当时各个媒体渠道都被抓在各地大电视台手里,通过网络和某些综艺节目宣传自己是一波奇袭,那些“清高”的建筑大师和大型设计院根本不屑做这种事情,他们正在闷声发大财,靠稳定的关系到处揽容易的活儿。这是MAD的第二个阶段,用Ben的话说:如果MAD拿不到梦露大厦,这个事务所可能会终止在第一个阶段,老马会因为在当时的体系内拿不到像样的项目,回去继续给设计院当抢手。(你没看错,老马是从当枪手开始创业的,白手起家)

我所处在的MAD就是第二个阶段的MAD,正在努力做很多竞标没有几个委托项目,而且风格化很重,画个平面都没有重复的,商业化价值很低,每个项目都可能做赔 .. 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大量继续去竞得更多国际项目。

我认为现在是在第三个阶段,里程碑是哈尔滨大剧院+的落成和卢卡斯星战博物馆的中标。直接把靠马岩松出去讲座宣传炒作变成了MAD这个事务所是一关设计和落地能力靠谱的优质国际事务所。从这以后,公司从我离开时的50个人变成了170个人的合伙人制事务所,并且开设了洛杉矶、纽约和嘉兴三个分公司完成了真正的“国际化”。

今年,深圳有非常多的文化类和公共建筑大型项目竞标,遴选非常可怕,上百家牛逼公司最后选出来5-15家单位竞赛(都是SOM,KPF,诺曼福斯特+,普里兹克奖大师,等等)。即便是国际竞标,总要有那么1-2家中国单位参加吧?我记得90年代,如果这种事情出现,首先被想到的应该是清华的建筑设计院或者东南同济 ..…. 但是今年,通过工务署和城促中心,大家都看到是mad进了最后轮竞标。从一个独立建筑师出发,走到这一步在我看来是个奇迹。当年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决定自己天命很高,老马算个啥?不就会画画手稿么?真轮到自己创业才知道有多难。如果不是他拼下来了这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达不到下一个阶段,就永远会在上一个阶段卡着。

当然也可以说他前面的阶段走得快,二十多岁去美国留学,申请两次去了yale+,早早毕业去了Zaha学了工作流,早早创业赶上好时机。其实和我上面说到是一回事儿。

(二)抖音TIKTOK美国的首席交互设计大佬

为保护她个人隐私就不说名字了,她也有知乎也是我以前的同事。学建筑出身,之后去了美国中部读了建筑研究生。因为她做事情特立独行,因此和身边同学的关系并不好,正巧碰上的一些比较“顽皮”的同学经常开很不友善的玩笑。她对建筑系的男生很失望,于是找了CS的男友并开始接触到了湾区那一块的信息和圈子。

建筑硕士毕业后,她又在本校刷了一个交互设计UIUX的课程,并去了西海岸+很快拿到了相关的硕士。大概在4-5年前整好碰到字节跳动布局北美,作为初始团队加入了TikTok做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据悉,她早早就年薪百万,看朋友圈都是在环游世界。不知道最近收购的事情对她的影响如何,但是她如果卡在出国之前的那个阶段,据她自己的话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生。即便是跳槽,作为TikTok北美的创世团队,这种履历和经验相信创业或下一家待遇也差不了。

(三)比我大4级的神学长

当年在院校里是一个传说,所有老师提到他都说天赋极高,十几年难见。但是毕业之前他就早早接触社会,赚了很多小项目的快钱。我记得他毕业后陆续申请了2-3次美国的院校(跨度7年),第一年就被Upenn录了但因为手里的私活儿做不完,不停的defer offer迟迟没去留学。最后第7年还是去了,因为某种情结,他就无法放下自己这种天赋的人只持有一个双非本科的学历出来做项目的事实 ….…. 据悉去年他毕业了,在美国一线事务所找到了一份工作。还好赶在了疫情爆发之前,否则毕业就失业。

而且离开中国3-5年,国内的社交圈子和资源就切断了。中间夹这么一茬,回国做项目创业是重新开始,在美国人生地不熟也是重新开始,也不知道哪个更难一点 ..…

在我看来,如果他早点跨过这个阶段。早早拥抱市场占坑,情况会比现在主动很多。

最后总结一下,三个例子不分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节奏。可能我的想法很激进,但我希望大家可以知道:

决定你混得好坏的并不是所谓的即时回报,而是你的阶段,不管你怎么选择,只要你能干得成一件别人干不成且很有难度的事情,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低线都可以保障你的期望值。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