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_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谁成立

留学在线   2024-10-20 13:41:07

(同系文章,可在个人主页查看)

二、近代西方“艺术”概念的逐渐成熟

近代早期对于“艺术”这一概念形成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意大利。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开始,“艺术”概念正式迈出它现代化的第一步。

早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们在原有的中世纪的学科分类传统上进行了革新,为“三艺”赋予了新的称呼——“人文学科”(意大利语为Studia humanitatis,英语为humanities study),并在大学的课程设计中进行了改动:人文学科中,祛除了逻辑学,但在文法和修辞学中,加入了历史、希腊语、伦理学等内容,特别是将诗学确立为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语言艺术借助“人文学科”这一文艺复兴时代的显学,地位逐渐提升。但14世纪的诗学与今天不同,主要指写作拉丁韵文和解读古代诗人作品的学问。直到16世纪,欧洲各民族语言写作的方言诗与散文才被逐渐重视, 成为意大利各学院的主要课程之一。

另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别——造型艺术,或称视觉艺术,也在这一时期的意大利逐渐脱离了手工业行会,在地位上有了显著提升。从契马布埃(Giovanni Cimabue, 1240—1302)和乔托(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起,视觉艺术在意大利取得了长足进步,在16世纪迎来其巅峰。曾经在中世纪被视作“技工艺术”的视觉艺术,在这一时期受到更多人文主义者的关注,在那个博学家(polymath)辈出的时代,许多人文主义者即是伟大的作家,又是卓有成就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师。正是在他们的推动和呼吁之下,被后世称为“大艺术”(major arts)的三门视觉艺术——绘画、雕塑与建筑,正式摆脱了被视为工艺的尴尬境地,后者逐渐被视为“小艺术”(minor arts),与前者在艺术中的地位逐渐有了差异。

为视觉艺术正式奠定后世地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他的著作《艺苑名人传》(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 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被视为西方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在书中,瓦萨里正式提出了“迪赛诺艺术”的概念——“arti del disegno”,即建筑、雕塑和绘画三种艺术形式的源头,它要求艺术家通过考察世界万物培养判断力,在艺术表现必备的技术能力发挥下,运用这种判断力构建作品的精神理念,是一种具有理性精神的思维活动。1563年,瓦萨里带领诸多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脱离原来所属的行会,成立了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 Disegno,今天的那不勒斯美术学院前身之一),成为后世美术学院的标杆。

乔尔乔·瓦萨里

在“艺术”概念现代化道路上接下第二棒的,是17世纪的法国人。17世纪下半叶,迪赛诺艺术的概念从意大利传播至欧洲其他地区,这一时期欧洲的文艺中心也从意大利转移向了法国。法国人不仅继承了理念,也借鉴了创办艺术学院的经验。1635年,法国政治家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1585—1642)按照意大利的批糠学会(Accademia della Crusca)模式组成了法兰西学术院(L'Académie française),推动法国语言文学的发展。1648年,黎塞留的后继者马萨林(Jules Cardinal Mazarin, 1602—1661)成立了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使得法国的艺术家终于与传统的艺匠行会脱离。在艺术繁荣发展和自然科学迅猛进步的背景下,对于艺术的反思也更进一步。法国哲学家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 1713—1780)在其著作《简化为单一原则下的美的技艺》(Les beaux arts réduits à un même principe, 1746)中,确立了“美的技艺”——“beaux arts”(上文也译作“纯艺术”)这一概念,将艺术确立为五大核心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诗歌。巴托将beaux arts解释为对“美的自然”(belle nature)的“摹仿”(imitation),认为这五门艺术在这一原则之下凝结为一个整体。毫无疑问,这一观念正是源自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对艺术的认识。18世纪的法国,对艺术和技艺的区分成为了共识,艺术显然在摹仿自然的形式方面较技艺更为高级。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于是在arts之前加上beaux一词,表达“好的、高级的”这一层含义。巴托对艺术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在当时广泛传播,在狄德罗(Denis Diderot)和达朗贝尔(d'Alembert)合作主编的著名的《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1751-1765)序言中,达朗贝尔将“由模仿构成的认知力”归为人类三大知识体系之一,并沿用了巴托的五门艺术分类方法。借助《百科全书》在欧洲学界的影响力,这种艺术观念迅速在欧洲广泛传播。相较于“迪赛诺艺术”而言,“美的技艺”不仅限于视觉艺术,加上音乐和诗歌以后,成为了涵义更为宽泛的概念,也更加接近于今天“艺术”的内涵。

《百科全书》中的人类认知系统图

英语中的fine art,即对法语中beaux arts一词的直接翻译。art则在13世纪就已经见诸笔端。其最早的涵义则是非常宽泛的“技术”、“学问”,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直到17世纪末,该词在欧洲大陆艺术理论的影响下,才逐渐开始专指绘画、雕刻、建筑等领域。但宽泛的用法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直到19世纪才逐渐稳定形成今天art的基本内涵。在这其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就是法语中beaux arts引入英语世界。但该词进入英国之后,却分化出了两种含义:广义的fine art与法语中的“美的技艺”相同,包括上述五大艺术门类。而狭义的fine art则回归了“迪赛诺艺术”,专指建筑、雕塑和绘画三种视觉艺术。直到今天,关于fine art的准确含义是否因包括视觉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并未有统一的认识。但与最宽泛意义上的art一词相比较,还是可以清晰地发现二者的区别:加上fine一词意味着在形式上更为“高级”,在目的上则更为“单纯”——仅为审美的目的而服务,而不掺杂实用性。在德语中,与这一对概念内涵最为接近的词汇则是Kunst与die Bildende Kunst。

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技能及其产物,艺术的概念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受到劳动的实际分工和技能的使用目的变化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着。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逻辑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艺术的产品也逐渐开始了商品化的进程,“交换价值”逐渐掩盖了“使用价值”,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关系的变动,推动“纯艺术”(fine art)与“实用艺术”(useful art)之间的分化加速。艺术家和工匠通常被视作两种不同类型的职业,前者往往被贴上“非功利性”的标签,而后者更注重产品的商业价值。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二者往往并非如概念之间的内涵一样,界限逐渐清晰。艺术家也有谋生的需求,故而时常主动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工匠的作品也可能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点在明代之后中国的绘画艺术和工业革命后依然活跃的欧洲手工工匠等处,都有鲜活的案例。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