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获得者

留学在线   2024-11-11 14:20:25

“我这人有个特点,决不往后看,不走回头路,不吃回头草。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人生的路那么远,那么长,需要爱情,需要慰藉,需要理解和信任,要不太孤苦伶仃了。

“尽管我在爱情上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屈辱和痛苦,整个心被折磨得伤痕累累,但我始终保持着最珍贵的东西——真诚。”

这番热烈大胆的言论,来自20世纪80年代。

那是1985年,被誉为“亚洲第一期刊”的《读者》杂志,在第11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我的婚姻观》,上面这段话就出自这篇文章。

其作者是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朱明瑛,她以细腻的笔触、真诚的情感,追述了自己的演艺历程、家庭变故和对婚姻的认知。

一经刊印,即成爆款。

1985年第11期《读者》杂志刊登朱明瑛的文章

如今提及朱明瑛,可能会有不少读者感到陌生。可是在40年前,这个名字绝对是顶流般的存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巨星,可能她早已不是站在塔尖的人,但是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的故事,却一直充满力量。

1984年的央视春晚,一首俏皮喜庆的《回娘家》,如春风般抚慰了蓄势腾飞的中国:“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

1984年央视春晚上的朱明瑛

一曲终了,演唱者朱明瑛风靡南北。

如今,距离朱明瑛首次献唱《回娘家》,已经过去了40年。

可她的故事,依旧如岁月余音,经久不息。

以农村小媳妇形象出道的朱明瑛,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名门闺秀。

朱明瑛原本姓张,1950年出生于山东德州农村,她的生父张法厚是工程师,而张法厚的爷爷,则是清末名臣张之洞。

朱明瑛年纪尚小时,父母的婚姻走到尽头。母亲带着4个女儿改嫁,朱明瑛和妹妹也随继父改姓。

所幸,继父待她们视如己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依然让姐妹4人接受了教育。

中学毕业后,朱明瑛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专攻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等。业余时间,喜欢唱歌的她,又自学了钢琴、小提琴等乐器。

这世间没有白走的路,当下跨出的每一步,都是通往理想的阶梯。

许多年后,朱明瑛为这句话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1966年,从舞蹈学院毕业的朱明瑛,被分配到东方歌舞团,成为一名令同龄女孩都艳羡的歌舞演员。

东方歌舞团是国家级艺术团,芳华正茂的朱明瑛,站在宽敞明亮的舞台上,眼睛里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1968年,在家人的撮合下,朱明瑛与好友王明琦走到了一起。

双方的母亲是多年交好的同事,他们一起长大,王明琦还是解放军军乐团的一名演奏员。

青梅竹马,志趣相投,天合之作,莫过于此。

1974年,在婚后的第六个年头,朱明瑛诞下了儿子王珏。为了让夫妻俩有时间学习,婆婆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活计。

朱明瑛重拾舞蹈技艺,天赋不俗的她,很快就融入了舞台角色。

最终,她以娴熟的舞技,回到了梦想的起点——东方歌舞团。

1979年,歌舞团筹办了一场跨年晚会,当晚,朱明瑛以一身非洲妆容出现在舞台上,演唱了一首《愿大家都成功》。

高亢的嗓音,热情的舞蹈,使得朱明瑛当即成为晚会的焦点。

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

1980年,《北京晚报》筹办了一场新星演唱会,郑绪岚、苏小明等一众歌坛新秀受邀演出,名列首位的,便是风头正盛的朱明瑛。

演唱会上,朱明瑛以一首非洲歌曲《咿呀呀欧雷欧》,让观众记住了她的名字。

事业上风头正盛,她的家庭却产生了变故。

因为长时间在外面演出,朱明瑛陪伴家人的时间屈指可数。与丈夫聊天时,脑子里被音符占据的她,总是显得心不在焉。

起初,王明琦还尽力包容,可随着妻子日渐沉迷音乐事业,他也忍不住抱怨:“你是个好女人,但不是个好妻子。我娶的是媳妇,不是你的名气。”

一次,丈夫临时有事,商定让朱明瑛去学校接孩子。可歌舞团临时安排加班,待朱明瑛深夜回家时,发现儿子坐在楼道的角落里,正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她。

朱明瑛与儿子王珏

那一刻,朱明瑛心里五味杂陈。

当年年底,王明琦用自行车驮着朱明瑛走向街道办,没有恶语相加,也没有撕心裂肺地号啕,他们悄无声息地办理了离婚。

正式分开的刹那,两人忍不住回头对视了一眼。百感交集的朱明瑛,一路小跑哭着回到了曾经的家,除了一台录音机,她什么都没带走。

这对外人眼里的恩爱夫妻,从此分道扬镳。

关于这桩婚姻的终结缘由,五年后,朱明瑛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爱不是一颗心靠近另一颗心,而是要两颗心同时撞击,才能迸发出爱的火星和柔情。”

自始至终,她像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女人,善良且执着,理想又纯粹。

离婚后,朱明瑛将儿子的抚养权留给了前夫,自己则一门心思地精进音乐。

闲暇时,她也经常去探望婆婆。婆婆患癌,她心急火燎地帮忙联系医院,终日守候在病床前,医护人员见状都忍不住问:“她是你什么人?”

朱明瑛回应道:“她是我妈妈。”事后得知真相的众人,无不肃然起敬。

四年后,王明琦再婚了。闻知此讯的朱明瑛,为新娘定制了一套新衣服。

这一年,朱明瑛也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1984年春晚,受邀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朱明瑛,接连演唱了《大海啊,故乡》《莫愁啊莫愁》《回娘家》三首歌曲。

尤其是《回娘家》,由于曲调轻松明快,歌词简单易学,那一年的大街小巷,都在传唱“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而朱明瑛本人,也成为亿万人眼中的“国民媳妇”。

1985年,朱明瑛获得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这一年也因此有了一个闪闪发光的称号——“朱明瑛年”。

出人意料的是,事业进入巅峰期的朱明瑛,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1985年,朱明瑛决定前往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精进自己的专业。

当时的她,已经是歌舞团的灵魂人物,团长无论如何都不肯放人。

三番五次申请,朱明瑛总算拿到了留学的名额,前提是费用自理。

当她将这个消息告诉儿子时,懂事的儿子低着头,沉默无语。朱明瑛转过身,撇去眼角的泪水。

学习音乐本身就很烧钱,为了筹集各种费用,朱明瑛白天在音乐学院读书,晚上在餐馆洗盘子、拖地,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打4份工,直至精疲力竭。

坚持不住的时候,她一边强忍着眼泪,一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儿子电话聊天。

挂断电话的那一刻,她沾满泪水的脸上,早已洒满了异乡的月光。

幸运的是,一切付出都有意义。

连续八年,朱明瑛都是伯克利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的获得者。在此之前,全校四千多名外国学生中,从未有过人能连续获此殊荣。

传承了母亲衣钵,她的儿子后来也考入了伯克利音乐学院。

真正的母爱,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一场精神上的双向奔赴。

本以为朱明瑛就此会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但命运的转折又一次发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明瑛结识了哈佛商学院的理事苏宾。在对方的引荐下,她加盟国际知名企业格尔德曼金融集团,成为一名驰骋商界的精英。

由于需要与不同国家的人洽谈,朱明瑛自学了31种外语,尽管有些算不上精通,但足够与对方简单交流。

从一名舞蹈演员到声名远播的歌手,再到能与各国商人谈笑风生的商人,这样反差巨大的转变,朱明瑛只用了十年。

1995年,在政府的号召下,朱明瑛回国筹建了北京国际艺术文化院,由她本人出任院长,由此填补了国内艺术教育领域的空白。

1997年,适逢香港回归。朱明瑛受邀登上央视舞台,与韩磊、田震、孙楠几位当红歌手演唱了歌曲《公元一九九七》。

淡出大众视线十三年的朱明瑛,再次以歌声唤醒了观众的舞台记忆。

只是光阴流转,世事变迁,人到中年的她,再也不复当年“国民媳妇”的娇俏,取而代之的,是商界精英的干练与从容。

进入新世纪后,朱明瑛逐渐淡出了舞台。

不过,她从未离开过音乐行业。

从2000年开始,朱明瑛陆续推出了《朱明瑛》《大海啊故乡》《角落之歌》等专辑,还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如今的朱明瑛,除了偶尔受邀参加一些大型活动或晚会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与丈夫离婚至今,她一直保持着单身生活。如今虽已年过七旬,可她每天准时到公司,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

人到中年,儿子王珏也愈发感受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他不止一次想过替母亲征婚。

对于婚姻,朱明瑛有着清醒的认知:

“结婚也不一定就能幸福过完一生,单身也不一定孤独终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不妥协,不将就,宁缺毋滥,是对婚姻的最大尊重。

四十年前,她在《我的婚姻观》一文中自述:“你想真正得到你珍惜的东西,最好听其自然。”

人生如逆旅,没有永远的艳阳高照,也不会永远风雨飘摇。正如四十年前,朱明瑛在《回娘家》里唱的:

一片乌云来

一阵风儿刮

眼看着山中就要把雨下

躲又没处躲

藏又没处藏

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呀

咿呀咿得儿喂

……

尽管一身狼狈,但歌词里的小媳妇最终还是回到了娘家。恰如逐梦而行的朱明瑛,一路栉风沐雨,练就了坚韧的内心,也成就了强大自我。

来源:视觉中国

歌词是生活的折射,舞台是人生的投影。

遇到对的人,善待;经历难的事,尽心。请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参考资料:

[1]天津日报:《朱明瑛:传承东方舞蹈与音乐》

[2]1905电影网:朱明瑛

[3]新浪财经:《朱明瑛:从小媳妇到女强人》

[4]北京晚报:《朱明瑛的“东方情”》

作者:沧海明月生。本文首发公众号:读者人物(ID:duzherenwu),转载请添加微信号:dz568dz568。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授权)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郑重声明:"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留学在线